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澳门无码AVAPP,在线观看偷拍视频一区,人人澡人人模人人爽手机版

線下引流線上充值 家電全屋定制“免費抽獎”套路深

2024-01-11 09:45 來源:中國消費網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殷俊紅)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線下引流線上充值 家電全屋定制“免費抽獎”套路深

2024年01月11日 09:45   來源:中國消費網   

  抽獎抽中了平板電腦,必須先充值6800元成為會員才能兌換;街頭掃碼抽獎中了平板電腦,兌獎需要下載APP并充值……近期,一種“線下引流線上充值”的新型消費套路頻繁“現身”。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有些商家打著“全屋智能電器”“全屋定制專家”“全屋廚電”“智能家電電器”的旗號,包裝成高端電器專賣店,四處邀請消費者參與免費抽獎。真正中獎后,卻要求消費者下載APP,并誘導充值或預存購物金等,部分商家甚至誘騙消費者使用支付寶花唄或其他小額貸款進行分期付款。

   想兌獎先充錢

  2023年底,消費者沈先生向廈門市海滄區東孚市場監管所投訴稱,他在一家“全屋智能電器”店鋪外看到有免費抽獎活動,本想碰碰運氣,誰知竟抽中了一臺平板電腦。店員表示,平板電腦是他們的幸運大獎,沈先生手氣太好了。但兌獎時,店員卻告知他必須先充值6800元成為會員后才能兌換獎品。“說是免費抽獎,實際上卻得先充值消費,這不是騙人嗎?”沈先生認為,抽獎之前商家并未提前告知得充值,涉嫌欺詐消費者,遂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東孚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接到投訴后立即前往現場處理。執法人員認為該商家的行為涉嫌違反了《規范促銷行為暫行規定》,現場約談商家負責人,并要求立即停止抽獎充值活動。

  莆田市消費者張女士也有相似的遭遇。2023年9月9日,她逛街時被一名推銷員邀請到一家“全屋定制專家”店免費參加開業抽獎活動,結果抽中了平板電腦。兌獎時,店員說她得先下載一款名為“天天特價”的軟件并充值6000元錢,這筆錢可在店內或“天天特價”商城上消費。張女士充值后,看著店內空蕩蕩的沒幾樣電器,總覺得哪里不對勁,遂提出要退款。工作人員口頭答應退款,但以得走流程為由讓她回去等,最終張女士也沒能等到退款。9月12日,接到張女士投訴的莆田市涵江區涵西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現場查看時,發現該門店已關閉。目前,這家門店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記者調查發現,為了避免一些消費者心理上抗拒花錢充值領獎,有的商家還會誘騙消費者貸款充值。例如聲稱可用花唄貸款充值,用多少還多少,不用消費者自己先掏錢;有的甚至利用幫助消費者下載商城APP的機會,私自從消費者的花唄中貸款充值。2023年9月21日,廈門市消費者江先生遇到“掃碼送數據線”的推銷活動,他掃碼后又被推銷人員邀請參加免費抽獎活動,中獎一臺平板電腦。推銷人員將江先生帶到一家名為“全屋廚電、智能家電電器”的電器店領獎時,店員讓他先下載“1號商城”APP,然后借幫他操作手機之機,通過他的花唄貸款6900元充值到該商城,并聲稱充值款可在“1號商城”購買電器。江先生發現,“1號商城”內能購買的商品大多是一些高價小家電,而空調、冰箱等大型家電一直顯示沒有庫存。江先生認為有詐,要求退款,幾經交涉,該店才退還6000元,并稱剩下900元必須用于商城消費。

  披上“高端”外衣

  記者調查發現,在“線下引流線上充值”新型消費套路中,那些以免費抽獎引流的商家并非品牌電器專賣店,此類商鋪多是臨時裝修,十分簡陋,店內擺設的電器產品也很少,只是起到“點綴”作用;店員與消費者溝通時,對涉及的品牌方、活動細節含糊其詞,也拿不出具體的活動資料,僅一味催促消費者下載APP,或預存、充值數額不低的金額,一旦發生消費糾紛,關店“跑路”現象比較普遍。閩侯縣青口鎮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23年6月,該鎮有15名消費者因參加免費抽獎抽中了平板電腦,為了領獎,他們在一家名為“樂享電商”商店內下載了“藍莓集市”購物APP,被店家偷偷用花唄貸款充值,涉案金額超10萬元。目前,該商店經營者已聯系不上,消費者已向公安部門報案。

  前文所述廈門東孚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在對“全屋智能電器”店檢查時也發現,商店并非品牌電器生產方或品牌電器授權代理方,所銷售的也只是小家電,如充電寶、小風扇、數據線、熱水壺等,與“全屋智能電器”概念相差太遠。1月9日,東孚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該電器店目前已關門。

  福州蘇寧廣場蘇寧易購館家電經銷商林經理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家電全屋定制包括家電咨詢、設計、銷售、安裝和售后等一體化服務。提供家電全屋定制服務,首先要了解用戶的需求,然后根據需求、戶型以及生活習慣等信息,量身定制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從硬件產品向軟件和服務升級。目前,能提供全屋定制的家電供應商多是家電行業頭部企業,銷售的家電多是大家電、智能家電、個性定制家電。

  上述被投訴的店鋪,從屋內產品擺設和廣告海報上基本可以斷定是“偽全屋定制”,所售產品也是普通小家電,其口碑、質量、售后服務難以保障。“商家包裝成‘全屋定制專家’,只是想用這些‘高端’的稱謂博取消費者的信任。”林經理表示。

  小心“虛假中獎”

  記者梳理發現,“線下引流線上充值”套路基本一致,都是商家雇人沿街散發傳單,以開業、街頭調查、發小禮品等為由讓消費者免費或掃碼關注后參與抽獎,再讓其輕松中獎,然后將其引入店內操作下載相關商城APP后,誘導消費者給商城戶頭充值或者“幫”消費者貸款充值。事實上,中獎的平板電腦等多數是便宜的商品。消費者充值后發生糾紛,因商城APP所屬企業往往在外地,線下店與線上APP互相推諉,導致消費糾紛難以解決,還常常出現商店關門“跑路”、商城APP下線或更名等現象。

  北京盈科(廈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許東認為,商家在抽獎之后才向消費者告知有相關兌換規則,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消費者在兌獎過程當中產生爭議,應及時報警或者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北京浩天(福州)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福建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丁兆增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商家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制造出充值的假象,根本就不想把所謂的商城APP內商品銷售給消費者,造成諸多消費者受騙,那么很有可能會界定為刑事犯罪,構成詐騙罪。如果商家真實存在商品、實體店及交易,消費者所充值的錢款能購買所謂的商品,但可能達不到相應的價值,這種情況可能會被認定是民事上的違約行為,或是欺詐行為。消費者如果忽遇大獎,要保持警惕,以防上當。

  廈門市海滄區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指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規范促銷行為暫行規定》第五條規定,經營者開展促銷活動,應當真實準確,清晰醒目標示活動信息,不得利用虛假商業信息、虛構交易或者評價等方式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或者相關公眾。相關經營者開展有獎銷售活動的經營者應真實準確、全面完整的告知消費者活動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消費者面對商家五花八門的促銷活動,不要貪圖便宜,不要被“虛假抽獎”的套路所欺騙;不要輕易將手機交由他人操作,避免造成錢財損失。商家應強化法律意識,促銷有方,合法合規,斷不可心存僥幸,采用一些違反法律、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促銷途徑。

(責任編輯:殷俊紅)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