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澳门无码AVAPP,在线观看偷拍视频一区,人人澡人人模人人爽手机版

“油條哥”與九部委官員同臺發言講述“良心經營”

2012年06月11日 12:06   來源:中國經濟網   景遠

  6月11日至17日被確定為今年的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作為2012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最重要活動之一,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暨第四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6月11日在北京舉行。論壇由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商務部、衛生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糧食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經濟日報社、中糧集團承辦,中國經濟網執行承辦。圖為圖為食品從業者代表油條哥劉洪安。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1日訊(記者 景遠) 今天上午,主題為“共建誠信家園,同鑄食品安全”的2012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在北京正式啟動,并舉行第四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本屆論壇迎來了一位特殊的發言人,他就是最近因堅持不用復炸油而走紅的保定 “油條哥”劉洪安。今天,這位來餐飲最基層的青年和國家九部委的副部長、局長們同臺,發表關于食品安全的心得體會。

  劉洪安的發言樸素而真摯。他說,雖然大家都稱呼自己“良心油條哥”,其實也沒那么高尚。他認為自己炸油條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無非就是三點:一是從正規油料、原材料公司購買原料。二是保證每天都是新油。三是廢油倒進專業環保機構的回收桶里。這些事誰都可以做,區別只在于愿不愿意做。

  “我現在做的只是一件普通正常的小事,那就是用良心經營。我認為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能做對不起別人的事。只要你講良心,講誠信,顧客就能看得到,付出就能有回報,這就是我的從業準則�!� 劉洪安以這樣一段話結束了自己的發言。 點擊進入專題

  以下為發言全文:

  大家好,我叫劉洪安,今年32歲,在河北省保定市賣早點。我的家鄉是革命山區太行山唐縣,父親是一名普通工人,母親在家務農,有一個姐姐和妹妹。

  小時候家里窮,唯一的夢想就是能夠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1997年經過自己的努力,我終于如愿以償,考上了保定財貿學校,進了城。畢業后,由于學歷和能力的限制,輾轉換了幾份工作都不理想,最終選擇了在飯店打工。2008年,因為長期租住在陰暗潮濕的宿舍里,我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每日遭受病痛的折磨,生活舉步維艱。偏偏此時,母親突發動脈瘤破裂,生命垂危,那時我的女兒剛不到一歲,這一刻我真正體會到了人的生命是那樣的簡單和脆弱!

  2010年,我病好些后,和愛人開始經營早餐生意,賣油條和豆腐腦。剛開始炸油條的時候,我也曾經重復用油,雖然知道隔夜重炸的油不好,但不知道危害到底有多大。2010年春節,我從中央10臺的《健康之路》看到專家講反復用油的害處和怎樣健康安全用油。我如獲至寶:炸東西剩下的油,把最上面一層清涼油瓢出來,利用余溫炸成花椒油、辣椒油,黑油底扔掉,既不浪費還安全。

  因為自己身體不好,所以特別懂得健康的重要。錢重要,健康更重要。為自己這樣想,為顧客也是這樣想。顧客花錢買的是安全、營養和健康,人不能昧著良心,圖眼前小利,如果讓顧客吃出毛病來,那咱和圖財害命有什么區別?于是春節后,我開始每天炸油條用新油,并在招牌上打出了“關注健康,做良心早點”、“安全用油,杜絕復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牌子。

  剛開始這樣做,心里也有些忐忑,擔心成本增加,會虧本。我每天倒掉三四斤的油,20來塊錢,每月損失四五百塊。但我堅持誠信經營、明碼標價,別人賣4塊一斤,我賣5塊一斤。沒有想到的是,雖然成本增加了,價格上漲了,來吃早餐的人卻越來越多,多的時候有三四十個人同時排隊。有大爺騎兩三公里自行車,排隊等一個多小時買油條;有大媽帶著孫子每天都來買;有外國朋友吃完了還買兩袋打包帶走;還有好多口口相傳,慕名來買油條。早上10點不到,油條就全都賣光了,盈利也比原來多了四分之一�,F在,為了照顧顧客,我都已經貼上“限購令”了,限量供應每人每次兩斤�,F在,大家都叫我“良心油條哥”,其實我沒那么高尚。我炸油條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無非就是三點:1、從正規油料、原材料公司購買原料;2、保證每天都是新油;3、廢油倒進專業環保機構的回收桶里。這些誰都可以做,就看他愿不愿意做。我現在做的只是一件普通正常的小事,那就是用良心經營。我認為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能做對不起別人的事。只要你講良心,講誠信,顧客就能看得到,付出就能有回報,這就是我的從業準則。謝謝大家。

  http://www.amsuck.com/cysc/ztpd/12/food/

(責任編輯:梁夢晚)

分享到:
商務進行時
商務地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圖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手機看中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