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浦發銀行獲悉,2025年以來,該行以“數智化”戰略為驅動,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與核心賽道精準發力,持續發揮區位優勢,服務實體經濟有力有效。一季度主要經營指標延續向好態勢,營收凈利實現雙增,資產負債結構不斷優化,貸款凈增量創近年來單季新高, 特色產品經營提質增效,重點非息收入穩健增長,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保持了較好的發展韌性,高質量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數據顯示,一季度,浦發銀行實現營業收入459.22億元,同比增長1.31%。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5.98億元,同比增長1.02%。
該行扎實做好“五篇大文章”,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在科技金融方面,截至報告期末,服務科技型企業超8.75萬戶,較上年末增加1.64萬戶;科技金融貸款余額達6,82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25%。在綠色金融方面,落地多省份區域市場首單工業低碳轉型貸款,綠色信貸余額6,264.82億元(人行新口徑),較上年末增長9.78%,居股份制同業前列。在普惠金融方面,持續開展“千企萬戶智惠行”活動,增強小微融資協調機制落地成效,普惠兩增貸款余額4,807.3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22%。在養老金融方面,打造健康小站等場景,加快養老生態協同建設,個人養老金賬戶規模128.7萬戶,較年初凈增25.6萬戶,同比增長515%。在數字金融方面,體系化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建成算力、算法、平臺、知識四位一體的智能底座,持續提升智能問答、智能報告、智能行研等八大AI組件服務能力。
記者注意到,浦發銀行依托總部位于上海的區位優勢,推進“箭型”區域策略,積極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全力支持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一是深化供應鏈金融生態經營,實現在線供應鏈業務量1,612.35億元,同比增長388%。累計服務活躍上下游供應鏈客戶25,466戶。二是服務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一季度末,浦發銀行上海分行FT存款余額669億元、FT貸款余額740億元,分別位列上海地區全市場第一和第三;跨境本外幣融資余額2,553.7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三是發力財資金融提振消費,與上海信托、浦銀理財等集團子公司組建“資產配置工作室”,將投研成果轉化為配置方案與服務工具,個人金融資產余額(含市值)4.0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12%。四是深度參與金融要素市場建設,打造“自營投資交易+浦銀避險代客”雙輪驅動的金融市場業務經營模式,主動運作資金類資產規模2.8萬億元,合作金融機構一級法人客戶約3,300家。此外,該行還發揮主場優勢深耕長三角,長三角區域貸款余額1.9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5%;長三角區域存款余額2.4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6%,存貸款規模均保持股份行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該行著力打造金融科技核心競爭力,數智化特色更鮮明。發布《“人工智能+”應用規劃白皮書》《商業銀行數據經營管理實踐報告》,推出AI智能應用六大實踐成果,全面融入財富管理、投行、普惠金融、托管、授信等業務條線;以數字金融為鏈接,聯合各類生態合作伙伴打造數字金融服務新范式,持續提升金融服務智能化水平和行業創新引領力。同時,“浦惠來了”APP完成工程結構改造及安全防護升級,簽約客戶數43.2萬戶,一季度新增30.1萬戶。“手機銀行”實現大模型賦能數字客戶經理服務,簽約客戶數突破8800萬戶。
2025年是浦發銀行“數智化”戰略提升年。浦發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秉持“金融報國、金融為民”初心,錨定“數智化”戰略,按照“強賽道、優結構、控風險、提效益”經營主線,以矢志不渝的戰略定力鍛造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強大韌性,全面打造銀行業數智化轉型新標桿。(經濟日報記者 李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