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澳门无码AVAPP,在线观看偷拍视频一区,人人澡人人模人人爽手机版

戈壁灘上,給綠電建起“臨時宿舍”

2025-05-05 07:26 來源:人民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張雪)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戈壁灘上,給綠電建起“臨時宿舍”

2025年05月05日 07:26   來源:人民日報   

  甘肅玉門,祁連山下,戈壁灘上,深藍色的光伏面板鋪展綿延。兩人多高的面板旁,一個紅色身影穿梭其間、不時停駐。他是田玉鑫,中國石油玉門油田新能源電站運維工程師,正手拿熱成像儀,給幾塊重點面板做“體檢”。

  動作熟練、神情專注,身上明顯有戶外日曬的痕跡,看著像個老員工,田玉鑫卻是個00后。2022年從蘭州工業學院畢業后,他來到這個80多歲的“老油田”,逐漸成長。

  巡檢完光伏板,他又向前走。不遠處,30多個13米長、2米多寬、近3米高的“集裝箱”矗立在荒灘上。“這是儲能電池倉,每個有5噸多重。光伏發電后,一些電暫時用不上,就先‘寄宿’在這里。”田玉鑫介紹,這里是逸寧300兆瓦光伏電站,由升壓站、光伏區、儲能區組成。如果光伏區發電太多、線路“堵車”,儲能區就像個“臨時宿舍”,可以先將電存儲下來,缺電時,再將富余的電送上網。

  從光伏區到儲能區的路線,兩年來,田玉鑫已經數不清跑了多少次。人跡罕至的戈壁灘,成為他實現夢想的寶地。

  近年來,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口油井、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的玉門油田,聚焦清潔電力轉型,發力新能源項目建設。田玉鑫的專業背景挺符合企業發展需求,求學時,他就讀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關注的就是新能源發電。參加工作后,田玉鑫發現,要想把所學知識融入生產實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鍋爐、汽機、電氣、熱工……入職第一年,先被安排輪崗,這些看起來和新能源“不搭邊”的崗位,卻為田玉鑫打牢了技能基礎。玉門油田施行“雙導師幫帶”和“工程師+技師”培養機制,每到一個崗位,從分析數據到檢查設備、排查故障,業務專家和骨干都會帶著他實踐操作。輪崗是一場深度學習之旅,田玉鑫收獲頗豐:“時刻都要保持把問題解決的態度。”

  很快,輪崗成效在實踐中被檢驗。2023年剛轉正、定崗,田玉鑫就被派往逸寧光伏電站建設現場。酷暑中,年輕人初嘗“苦頭”:在戈壁灘上吃住3個多月,白天,調試設備、對接廠家、開展試驗;晚上,為了確保不出差錯,和同事輪流值班,剛開始沒有床,干脆扯個墊子睡地上……最忙的時候,大家連續奮戰57個小時。

  終于,伴隨著“刺刺”的電流聲,隔離開關上藍色的弧光進入眼底,第一縷綠電順利發出。當時的場景,田玉鑫記憶深刻:“電站建成投運,正式并網!”

  如今,玉門油田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85兆瓦/260兆瓦時。6平方公里的項目場地、60多萬塊光伏板、36套電化學儲能設備……逸寧光伏電站每個角落、每套設備都記錄著田玉鑫和同事們的奮斗足跡。一步一個腳印,他系統地掌握了光伏電站和儲能系統的建設、調試運維技術,在玉門油田技術技能競賽中一舉奪冠。

  學會怎么充放電還不夠,田玉鑫還想研究其中門道,讓儲能系統運行更完善、電源供給更穩定、電網更安全。

  他和同事又開始下苦功——每晚發電低谷時,盯著預測曲線、其他場站的充放電時段,邊記錄邊分析,不斷調整放電的功率和時段。用時一個月,他們完成“光伏發電+電化學儲能的光儲一體化運維方案如何獲得最佳匹配度”課題,其中,歸納總結出的放電策略,已被運用到玉門油田所有新型儲能項目中。在此基礎上,他們又探索出電池倉內冷卻系統升級等技術,建立起更多運維規程,積累了管理經驗。

  25歲的田玉鑫,已成長為玉門油田新能源板塊的技術骨干。“鐵人王進喜正是在20多歲的年紀,在玉門油田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鉆井工人,奮斗出一番事業。從石油到新能源,先輩們的精神激勵著我,我還要繼續學習、提高自己,為能源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這個年輕人望向遠方說道。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