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澳门无码AVAPP,在线观看偷拍视频一区,人人澡人人模人人爽手机版

寧夏完善政策厚植民營經濟發展沃土

2025-05-05 06:16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王炬鵬)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寧夏完善政策厚植民營經濟發展沃土

2025年05月05日 06:16   來源:經濟日報   

  民營經濟強則發展強,民營經濟好則發展好。民營經濟為寧夏貢獻了近50%的地區生產總值、超過50%的稅收、60%以上的研發投入、近70%的社會就業和90%以上的經營主體,在當地推動發展、促進創新、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寧夏持續完善政策體系、優化發展環境、培育經營主體、助企紓困解難,全力支持推動民營經濟實現新發展。

  近日,為提升干部落實民營經濟政策、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的能力,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舉辦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培訓班,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投資處、環資處、社會信用服務中心分別就推動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兩新”項目和企業信用修復等業務進行了政策講解,為發改系統干部立足職能、豐富舉措服務民營企業凝聚了共識、增強了本領。

  為企業家加油鼓勁

  銀川市興慶區上海東路,春意盎然,車水馬龍。

  道路標識牌下方宣傳欄上,是介紹一位優秀民營企業家的照片和文字,邊上寫著“民企榜樣 銀川力量”,旨在向社會傳達重視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強烈信號。

  寧夏鑫晶盛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專注于半導體材料設備領域,2020年以來在銀川市布局藍寶石晶體制造加工等9個項目,已完成投資超50億元,營收超40億元,上繳稅收超3億元。眾多民營企業齊心協力,讓工業藍寶石產業在銀川熠熠生輝。

  “寧夏的營商環境,是‘看得見的誠意’,更是‘摸得著的未來’,給我們吃了‘定心丸’。”寧夏鑫晶盛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建偉感慨地說,地方領導真心實意與企業家交朋友,多次與企業家主動對接溝通、商討項目建設等事宜,這種重商的真心、愛商的真誠、興商的真意讓大家很受感動,也堅定了他投資、扎根這里的信心和決心。

  近年來,銀川市將營商環境視為城市競爭力的“風向標”,持續大幅壓減辦事材料、辦事流程、辦事時限。今年又聚焦企業惠企政策、金融服務、供需對接、人才招聘等需求,發布城市機會清單、城市發展負面清單、涉企行政檢查“白名單”制度等系列政策措施,組織金融、人才、產需等對接活動,為企業家送來政策“及時雨”。

  為最大程度減輕迎檢負擔,做到日常不擾、無據不查,銀川市金鳳區聚焦工業企業、商業綜合體、大型餐飲企業等重點業態“綜合查一次”,統一檢查標準,壓減行政重復檢查頻次。金鳳區區長馮德旺表示,將持續深化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流程,全力打造“審批最快、成本最低、服務最優”的服務生態。

  針對企業家普遍面臨的痛點難點,寧夏回族自治區工商聯定期召開銀企對接會,已幫助1000多家民營企業與金融機構精準對接。寧夏回族自治區工商聯副主席范海龍表示,將持續強化“有求即應”“好事多撮合”理念,搭建惠企服務平臺,收集并解決民營企業的訴求問題和意見建議。

  幫民企紓困解難

  寧夏日盛高新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是一家專業生產水合肼、ADC發泡劑等精細化工產品的民營企業。為積極推進行業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換代,該公司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投資建設了精細化工循環化產業鏈項目。

  近年來,惠農區以民營企業為重點,發揮企業科技創新的主觀能動性,大力支持龍頭企業加快產品升級、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增強了企業產業競爭力、行業話語權和市場抗風險能力。截至目前,惠農區有39家民營企業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占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95%,惠農區的3家自治區創新型示范企業、4家自治區瞪羚企業、3家自治區雛鷹企業均為民營企業。

  隨著在行業實現領跑,不少企業邁上新臺階,但也面臨新的發展問題,需要從更高層面予以支持。“項目前期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希望能繼續出臺相關政策,進一步從資金等方面加大對固廢綜合利用產業的支持力度。”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近期召開的一次為企業紓困解難集中辦公會上,寧夏日盛高新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紅賓說。

  企業有所呼,政府有所應。在了解企業的訴求后,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楊金海、生態環境廳廳長平學智、財政廳廳長孫志現場積極回應、幫助解決難題,表示將結合部門職責,進一步強化服務。

  政府暖心,讓民營企業發展更有信心。今年,石嘴山市實施產業項目139個,其中民間投資項目有119個,占產業項目的85%,較上年增加40個,民營經濟發展的信心與活力不斷增強。

  這次為企業紓困解難集中辦公會上,共有10家企業圍繞政策支持、要素保障、降本增效等反映訴求、提出建議,其中大部分是民營企業,相關部門和地市現場解答回復。會議持續了約3個小時,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全程參加并不時發言,鼓勵支持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這種會議形式,在寧夏已經形成機制并不斷完善,建立滾動臺賬。“通過加強一題一解、一企一策幫扶,今年力爭實現臺賬內民營企業問題解決率超過90%。”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主任王漢武表示,將打破門檻穩預期,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民間資本以多種方式參與重大項目建設。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023年以來,寧夏每年召開一次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營商環境全方位提升推進大會,既讓優秀民營企業和優秀民營企業家的代表披紅掛彩、接受表彰,又通過政策宣介堅定不移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今年的會上,民營企業家“坐C位”“當主角”,他們的案頭都擺放著“寧夏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手冊”“自治區現行主要涉企政策清單”“涉企政策申報指南”等材料。

  據介紹,寧夏近年來建立利企暖企“政策庫”,已入庫13類3455個惠企政策文件,涉及政策措施7006條。相關部門梳理出能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的政策文件376個、政策措施146條。“我們本著實事求是、真幫實幫、不許空愿、不放空炮的原則,從政策庫中撈干貨、揀具體。旨在讓政策供給更加精準,為民營企業放心放手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宇翔告訴記者。

  厚植民營經濟發展沃土,各級黨委和政府義不容辭、責無旁貸。例如,寧夏中衛市敢啃硬骨頭,把“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創新推出大數據項目全流程服務“一件事”,辦理時限從234個工作日壓減至57個工作日,申請材料從192份壓減至114份,還在中衛工業園區企業服務中心設立了大數據項目專窗綜合受理窗口,力促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中衛市審批服務管理局審批服務科科長胡曉芬說,得益于全程閉環辦理,浩云長盛寧夏數據中心一期等大數據項目僅用6個小時便取得了施工許可證。

  截至2024年末,寧夏民營經營主體達82.27萬戶,占全部經營主體98.7%。今年一季度,寧夏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民營企業增長15.0%。

  近3年,寧夏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規模超520億元,其中45.8萬戶民營企業享受284.6億元,占比超過55%,同時通過財政與金融相結合的方式,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寧夏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實行‘三免三減半’,持續加大政策與資金供給,以更多真金白銀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廳廳長孫志表示,2024年寧夏財政共支付貼息及擔保費用8.7億元,撬動信貸資金784億元;政府產業引導基金、政策性紓困基金投資60億元,全部投向民營企業,為民營經濟發展引入更多“源頭活水”。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邑飛提出,要全力以赴、進一步解決企業訴求,堅持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協同發力,注重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破解企業發展難題,精準發力解決全局性普遍性突出問題;堅持新官理舊賬,建立企業反映問題清單,加強督查督辦、跟蹤問效、定期通報,區市縣三級聯動助企紓困解難,讓企業放手安心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楊開新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