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澳门无码AVAPP,在线观看偷拍视频一区,人人澡人人模人人爽手机版

【糧食大事】增強糧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2025-05-02 06:10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符仲明)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糧食大事】增強糧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2025年05月02日 06:10   來源:經濟日報   

  我國對美國大豆、玉米、小麥等農產品加征關稅,是應對美國“關稅大棒”、維護國家利益的必要反制措施。來自美國的糧食進口量顯著下降,不僅不會動搖國內糧食穩定供應,反而將加速糧食進口多元化,進一步促進糧食自給水平、糧食儲備調控能力和糧食節約減損能力提升,不斷增強國內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將糧食安全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長期以來,我國糧食存在結構性短缺矛盾,需要進口糧食調劑國內余缺。入世初期,我國大豆、玉米進口超90%依賴美國,單一渠道風險凸顯。2003年,美國發動大豆貿易戰,導致國內壓榨企業部分破產,外資趁機控制國內大豆壓榨產業鏈。此教訓倒逼我國構建多元供給體系,于是,巴西成為我國大豆和玉米最大進口來源地,澳大利亞成為小麥最大進口來源國,降低大豆、玉米、小麥等關鍵品種進口對美國單一渠道依賴風險。2024年,來自美國的高粱、玉米、大豆等糧食進口量占我國糧食消費量的比重很低,基本都是飼料糧,這些品種可替代性較強,國際市場供應充足。

  我國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去年我國糧食生產克服重重困難,產量首次邁上1.4萬億斤新臺階,實現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實施大豆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大豆產量連續3年保持在2000萬噸以上,油料產量穩步增加,提高了大豆和油料自給率,增強在國際糧食貿易中的議價能力。面對挑戰,今年我國穩定水稻、小麥生產,因地制宜發展薯類雜糧,持續鞏固提升大豆產量,同步提升油料自給能力,確保糧食穩產增產,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大局穩定夯實基礎,為抵御外部風險構筑牢固屏障。

  持續提高糧食儲備調控能力。我國已基本建立起政府儲備與社會儲備相結合的糧食儲備體系,糧食庫存充足、結構優化,口糧儲備保持較高水平,兼顧玉米、大豆等品種,成品糧保障水平不斷提升。一旦國內市場供應緊張,可以通過釋放儲備糧和最低收購價糧,滿足市場需求。應加強政府儲備糧管理,優化儲備結構,創新監管模式,強化穿透式監管,定期開展全國政策性糧油庫存大檢查,確保儲備糧儲存安全。此外,還應健全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全鏈條監測預警體系,實現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處置,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保持穩定。

  持續提升糧食節約減損能力。深入實施糧食節約行動,有效降低糧食各個環節損失,等同于增加糧食產量,有效降低進口依賴。例如,實施全谷物行動,從過度加工向適度加工轉型,提高糧食資源利用率。發展糧食精深加工,利用米糠、玉米胚芽、小麥胚芽等糧食加工副產物,深耕谷物油產業,提高食用油自給率,減少油脂油料進口。實施飼用豆粕減量替代行動,推廣低蛋白日糧技術,利用菜籽粕、棉粕、花生粕以及米糠、酒糟等替代豆粕,降低豆粕用量,從而減少大豆進口。

  總之,唯有強化底線思維,運用好政策組合拳,在應對外部沖擊的同時,鍛造內生動力,通過進口多元化、產能挖潛、儲備調控、全鏈減損四重防線,才能不斷提升糧食安全保障水平,為全力鞏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堅實支撐。(作者:劉慧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