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椰子殼在經歷畫模板、切割、磨皮等12道工序后,變成精致的椰子殼工藝品,銷售到全國各地。11年里,海南省小椰殼實業有限公司生產部主任符永川,已記不清制作了多少椰子殼工藝品。他和工友以越來越精湛的工藝打造出一個個精美的海南伴手禮。
符永川出生在海南省萬寧市大茂鎮一個農民家庭,5歲時患上小兒麻痹癥,雙腿重度致殘,走路極其困難。由于身體原因,他找工作屢屢碰壁。正當符永川一籌莫展之際,小椰殼廠長來村里招聘,得知他的情況后當即決定錄用。
符永川回憶說:“由于雙手協調能力不好,才工作一個多月,我就做壞了很多工藝品。感覺自己不是做手藝的料,于是就辭職回家了。沒想到廠長再次來到我家,鼓勵我回到廠里工作,并手把手地教我技術。”
廠長的鼓勵和幫助讓符永川堅定了干好工作的信心和決心。他從切割、打磨椰子殼開始,一道程序一道程序苦練,最終掌握了打磨、雕刻等技術,并攻克了椰殼和木材的拼接難題。
此后,符永川帶領生產部技術團隊連續研發椰殼碟、椰殼儲物盒等產品。他還研發了半機械化椰殼切割機、木柄成型機、椰殼成型機等設備。
目前公司已有18名殘疾人職工。有的殘疾人職工剛工作時,對生產流程和技藝不熟悉,作為生產部主任的符永川就手把手地教,直到他們學會為止。“符永川不僅教給殘疾人工友制作技術,還把他們當成家人,在生活上照顧他們。”公司負責人贊賞地說。
近幾年,在符永川的建議下,公司先后引進了自動激光切割機、激光打標機等自動化生產設備,既大大降低了工人們的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又顯著提高了經濟效益,為工廠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經濟日報記者 潘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