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來源 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枕頭不再是臥室的“配角”,而是成為消費者對抗失眠、提升生活品質的“頭等大事”。快節奏生活、職場壓力、電子設備依賴等因素以及頸椎等亞健康問題,讓越來越多消費者關心如何能睡個好覺。
從百元內的基礎款到千元級的智能枕,枕頭消費呈現出精細化、功能化、個性化趨勢。35歲及以下消費者偏好科技感十足的記憶枕,因其慢回彈特性能夠貼合頸部曲線;36歲至45歲人群偏愛乳膠枕;46歲及以上消費者偏好花草枕的天然材質與助眠香氣。女性青睞蠶絲枕的觸感與結構支撐,男性則更喜歡羽絨枕的柔軟。
小小枕頭,大有賣點。通過科技賦能,枕頭越來越智能化。智能止鼾枕、熱敷按摩枕、睡眠監測枕等產品精準對應消費需求。通過材料創新,枕頭越來越專業化。記憶棉、乳膠、凝膠等新材料占據主流,兼具支撐性與環保性。通過場景細分,枕頭越來越個性化。便攜多用途枕頭能更好滿足商旅人士需求,老年人則關注防落枕與易清潔設計。材質的舒適性、高度和支撐性、除菌防塵性是消費者選購枕頭時最關注的三大產品特點。
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提升、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以及材料科技的進步,枕頭消費市場還將繼續向著高品質、智能化轉變。消費者從“盲選”到如今的“精準匹配”,相關企業應以用戶需求為驅動,在技術創新、產品質量和品牌升級上持續發力,捕捉用戶細分需求。此外,可以通過構建全場景的睡眠生態,強化品牌價值與舒適體驗,提升消費者信任感。
枕頭消費新趨勢是消費市場從量的擴張走向質的深耕的生動縮影。唯有將技術創新與人文關懷結合,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