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購物可享“七天無理由退貨”已為廣大消費者熟悉,但線下購物仍缺乏明確的無理由退貨政策。市場監管總局等5部門近期印發的《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提出,“鼓勵實體店承諾無理由退換貨,為消費者提供統一便捷的異地異店退換貨服務”,旨在提升消費體驗,激發市場活力。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動態發展線下無理由退換貨承諾單位150萬家以上。這不僅能提升消費者購物安全感,也可以倒逼商家提高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讓消費者愿意消費、敢于消費,打造“無憂退”消費新場景。
部分中小型商家擔心此舉增加經營成本,影響盈利能力。需要明確的是,“無理由退貨”并不是“無條件無底線退貨”。作為相關配套機制,5月1日即將實施的無理由退貨服務規范提供了明確的標準和規范,涵蓋退貨條件(商品范圍、商品完好性、退貨時限)、流程、服務監督與評價等各個方面,讓線上線下處理退貨問題時都有了清晰的操作指南。這有利于規范商家經營行為,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營造公平的消費環境。
相關部門應持續完善線下無理由退貨工作機制,在政策層面鼓勵更多經營者參與到無理由退貨承諾活動中來,激發市場消費活力。同時,要落實接訴即辦要求,建立動態管理和監督機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對不履行承諾的經營者依法依規及時處理,通過約談、罰款、取締等方式,倒逼其遵規守法,維護政策的嚴肅性和公信力。
鼓勵實體店無理由退換貨,是促進消費升級、構建和諧消費環境的重要一環。各地還可以探索更加多樣化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寬松的購物環境,也要通過建立消費者信用記錄制度、商家申訴渠道,防止部分消費者利用該政策惡意退貨,保護商家合法利益,實現消費者和商家的雙贏。(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向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