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澳门无码AVAPP,在线观看偷拍视频一区,人人澡人人模人人爽手机版

【糧食大事】高水平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

2025-04-10 05:55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符仲明)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糧食大事】高水平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

2025年04月10日 05:55   來源:經濟日報   

  農業強國的藍圖,是需要持續潑墨的寫意長卷。我們應以土地為紙、科技為筆、汗水為墨,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斷續寫傳奇,把中國飯碗端得更牢更穩。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提出,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頭等大事,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筑牢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物質基礎。未來,我國應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補上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短板,夯實產能、打牢基礎,全方位筑實糧食安全根基,高水平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

  糧食安全是經濟命題,更是政治考題。當前,地緣政治沖突持續,關稅大戰烽煙四起,我國有保障糧食安全的底氣,更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底氣在于,我國糧食產量邁上1.4萬億斤新臺階,中國飯碗分量更足,能夠有效應對國內消費升級壓力和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隱憂猶存,糧食供需長期保持緊平衡,結構性短缺矛盾突出;農業基礎設施落后,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有待突破;糧食利益補償機制不健全,儲備調節機制還需完善,安全治理效能有待加強。

  未來,要用“長牙齒”的硬措施守護耕地紅線,也要讓育種技術、數字農業、智能農機等“硬科技”在田間地頭生根發芽。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應全面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分區分類開展鹽堿耕地治理改良,加強現代化灌區建設改造,健全水利設施網絡,挖掘耕地增產潛力。農業科技的每次突破都在重塑糧食安全的底層邏輯,推動種業自主創新全面突破,推進農機裝備全程全面升級,提升農業防災減災能力,農業將不再“靠天吃飯”,真正實現旱澇保收。

  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水平,是實現糧食高位增產關鍵抓手。針對糧食結構性過剩與短缺并存的問題,應在穩定水稻、小麥生產的基礎上,促進種植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持續鞏固大豆擴種成果,因地制宜發展薯類雜糧,挖掘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生產潛力,拓展油茶、動物油脂等油源。毫不放松抓好蔬菜、肉蛋奶、甘蔗等的生產,確保“菜籃子”“奶瓶子”“肉盤子”“糖罐子”安全。

  糧食比較效益低,健全利益補償機制,激發糧食生產的內生動力。加快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完善價格、補貼、保險等政策體系,推動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針對主產區面臨的糧財倒掛、經濟發展水平低等問題,應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完善產糧大縣獎補制度,中央預算內投資向糧食主產區傾斜,省級統籌的土地出讓收入可按規定用于糧食主產區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種業提升等,統籌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構建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的糧食安全格局。

  強化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儲備調控,是解決糧食供給區域性不平衡、結構性短缺、周期性波動等問題的有效手段。應加快完善國家儲備體系,建立與大國地位相匹配的國家糧食儲備體系,統籌推進糧食購銷和儲備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建立監管新模式,實現信息化監管全覆蓋,確保糧食儲存安全。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推進糧食播種、收獲、儲運、加工、消費等全鏈條全環節節約減損,完善反食品浪費制度。

  農業強國的藍圖,是需要持續潑墨的寫意長卷。我們應以土地為紙、科技為筆、汗水為墨,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斷續寫傳奇,把中國飯碗端得更牢更穩。(作者:劉慧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