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澳门无码AVAPP,在线观看偷拍视频一区,人人澡人人模人人爽手机版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新春走基層】江西撫州:鄉村三變

2019年02月15日 06:19   來源:經濟日報   

  春節期間,行走在“才子之鄉”江西撫州市臨川區,記者切身感受到農村生活方式的新變化、新景象,一股文明之風吹遍“才鄉”大地。

  變化一:拜年不提“拜年包”。“姑姑,正月初二來我們家吃個飯,可別拿禮品啊,一家人一起熱鬧熱鬧。”2月5日,河埠鄉尚源村村民劉學斌給明天要來家里拜年的親友打電話,告訴他們不要拿“拜年包”。今年春節,不少河埠鄉的村民和劉學斌一樣,拜年不送禮品送祝福。

  拜年互送禮品是當地的老習俗。大家走親訪友,不拿禮品總是覺得不好意思。近年來,隨著鄉風文明建設的深入開展,農民的觀念慢慢地發生了變化。春節是萬家團圓的日子,親情最為重要已成為一些年輕人的共識。“拜年禮品提來提去,有時候還會浪費,不如把這些錢省下來,捐贈給村里的孤寡老人更有意義。”劉學斌說。

  變化二:宴請只辦“綠色席”。“老爺子,這是我們一起買的鮮花。祝您健康長壽,生活越過越幸福!”2月12日,正月初八,是鵬田鄉陳坊村村民陳國發70歲的生日。村民們為了表示對老人的祝福,沒有送紅包,而是購買了鮮花。陳國發接過鄉親們送的鮮花,喜笑顏開。在退休之前,陳國發是一名黨員干部,長期在鄉鎮上班。他一直倡導紅白喜事不要鋪張浪費。自開展農村移風易俗活動以來,陳國發就當上了村里的義務宣講員。

  在宴請前,陳國發就通知村民和親友,他不僅不收紅包,而且不燃放煙花爆竹。中午,大家吃的也是“綠色席”,大部分都是農民自種的蔬菜和飼養的家禽。春節以來,農村宴請越來越多,老人過生日、年輕人結婚,還有搬新家等都提倡節儉,如今,當地人都更注重養生、清凈,“綠色家宴”越來越受村民歡迎。

  變化三:休閑不忘“接業務”。正月本來是休閑團聚的日子。然而,在臨川廣大農村,卻有不少村民閑不住。他們在走親訪友期間,不忘洽談業務,為新年的生意做準備。

  張勇仔是龍溪鎮張家村村民,在周邊村莊從事建筑業。2月10日,他趁到連城鄉鄒家村拜年之際,走街串戶了解村民的建房需求。得知村民鄒文龍今年準備建新房,他馬上與其聯系,當天上午就與鄒文龍談好了樓房建造業務。春節期間,張勇仔已經接了8單建房業務。“有了這些訂單,一年下來,有望賺到20萬元。”張勇仔開心地說。

  人勤春來早。臨川是農業大區,農業人口達80多萬。為了過上更好的日子,越來越多的村民早謀劃、早安排,希望日子過得越來越好。(經濟日報記者 賴永峰)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