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澳门无码AVAPP,在线观看偷拍视频一区,人人澡人人模人人爽手机版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滑雪戰隊:一支為北京冬奧會保駕護航的“雪上鐵軍”

2019年02月01日 09:33   來源:新華網   俠克

  原標題:滑雪戰隊:一支為北京冬奧會保駕護航的“雪上鐵軍”

  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 題:滑雪戰隊:一支為北京冬奧會保駕護航的“雪上鐵軍”

  新華社記者俠克

  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的冬奧會賽區雪場內,一條條難度各不相同的雪道如白色蛟龍盤繞在山間。2019年1月6日,220余名北京冬奧會滑雪戰隊隊員統一著裝,分組、分批從高山滑下,在這里進行了雪季集訓和訓練成果展示。

  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臨近,冰雪運動人才培養不斷“提速”。自2018年10月北京冬奧組委組建“滑雪戰隊”以來,這支由民間高手組成的隊伍已發展成為一支300余人的“雪上鐵軍”。

  高手在民間:一支源于群眾的隊伍

  冰雪運動進入我國時間較晚,針對缺乏高水平辦賽人才的現實問題,2018年10月,北京冬奧組委組建“滑雪戰隊”,從2100余名雪上項目專業志愿者中試點選拔了來自社會各行各業的154名滑雪高手作為滑雪戰隊首批隊員。

  在這些人中,81人來自北京28所高校,包括教師25人和學生56人;50人來自社會各行各業;其余23人則來自冬奧會場館的業主單位。這些人中有高山滑雪國家級裁判17人、一級裁判兩人、自由式滑雪國家級評分裁判一人,還有10人曾獲得省區市級滑雪比賽前三名。

  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滑雪戰隊總指揮閆成說:“組建滑雪戰隊,就是要面向社會開發整合人才資源,挖掘民間高手,參與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打造高水平、專業化的賽道作業隊伍,也為主辦城市留下寶貴的人才。”

  “以前在參加世界比賽時是國外的志愿者為我們服務,在北京冬奧會上,我們將作為志愿者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服務。”滑雪戰隊隊員代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冠軍王嬌說,“作為滑雪戰隊的隊員,將為冬奧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很自豪。”

  拼搏奉獻:在實戰賽場接受歷練

  滑雪戰隊隊員、北京大學體育部副教授何仲愷說,戰隊需要接受意志和技術的長期歷練,在國內舉辦的一系列國際滑雪賽事就是戰隊練兵的最好平臺。

  2018年12月4日至7日,滑雪戰隊50名隊員在嚴寒中參與國際雪聯“遠東杯”滑雪比賽第一站辦賽工作。他們的工作內容涵蓋執裁、旗門安裝、賽道平整、安全防護網維護等,幾乎包括賽道作業的全部任務。

  在為期四天的比賽中,賽場室外氣溫一度接近零下26攝氏度,全體隊員每天從凌晨起床,到下午比賽結束,一直堅守崗位,認真投入工作。

  說起在“遠東杯”賽場上奮戰的經歷,戰隊隊員、安貞醫院護士長喬杰說:“沒什么,我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不能給冬奧組委丟人。”

  滑雪戰隊隊員們的奉獻精神受到了國際雪聯工作人員的贊許。國際雪聯一名官員對滑雪戰隊總教練王忠說:“你們的隊員是從哪里找來的?他們太棒了!”

  發展壯大:為冬奧夢而戰

  滑雪戰隊自組建以來便受到廣泛關注。許多滑雪愛好者、退役運動員、教練員慕名前來,向北京冬奧組委提交了入隊申請,一些高校、體育社團組織等單位也紛紛推薦優秀人才加入戰隊。

  2018年12月22日,滑雪戰隊迎來165名新隊員,第二縱隊正式組建。這支隊伍中有73人是國內技術官員,19人是獲得過國內外相關專業機構認證的滑雪教練員和社會體育指導員,15人曾獲得省區市及以上級別滑雪比賽名次。

  “第一批滑雪戰隊建隊以后,我就持續關注著戰隊的每周動態,也一直尋找著加入的機會。”新隊員代表滿恒彪說,“得知滑雪戰隊要參與‘遠東杯’的辦賽工作,我立即跑到崇禮,加入賽道作業隊伍。現在有機會轉正成為正式隊員,我很激動,希望能在戰隊實現冬奧夢。”

  閆成說:“他們用平凡的工作,詮釋著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的內涵。”

  王忠介紹,滑雪戰隊自組建以來,已經開展了13次集中教學。“隊員們在實戰中不斷積累經驗,希望這支隊伍能成為冰雪賽場上的一支‘鐵軍’。”

  閆成表示,未來北京冬奧組委將與東北、西北地區加強聯系合作,共建滑雪戰隊各地區分隊,預計未來戰隊總體規模可達2000人左右。

(責任編輯:秦爽)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