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澳门无码AVAPP,在线观看偷拍视频一区,人人澡人人模人人爽手机版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多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 如何解決環保失信問題

2018年08月03日 14:18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3日消息(記者周益帆 實習記者張嘉悅)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黨的十九大以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成為重要課題,今年以來,媒體曝光了包括山西三維、江蘇輝豐、云南羅平鋅電等在內的一批上市公司,這些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為追求利潤,舍棄環境,長期偷排偷放。在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中,“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等花招一一曝光。對于企業在環保領域的失信,有沒有約束的辦法?環保信用體系建設還有哪些亟待推動的政策?

  7月30日,云南羅平鋅電發布《關于環境隱患問題整改的進展公告》。這個從2016年就被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點名批評的企業,兩年來沒有任何改進。按照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第六組的反饋,該公司在整改工作中“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假裝整改、敷衍整改,廢渣違規堆存依然如故,而且舊賬未還又欠新賬。

  羅平鋅電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喻永賢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當初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反映你們的問題你知道不知道?

  喻永賢:我是后面才知道的。

  記者:后面什么時候知道的?

  喻永賢:應該是(在)今年的過程當中吧。

  有類似情況的,還有山西三維及鹽城輝豐。

  山西三維早在2013年就被原環保部“點名批評”,2014年至2017年,山西三維陸續收到環境保護局出具的七份《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其改正環境污染行為,涉及罰款金額共計280多萬元。

  面對多次點名,企業無動于衷,原因很簡單:利益作祟。治理污染排放意味著資金投入加大,成本必然上升。另一方面,一些監管部門只看經濟無視環保,只顧眼前不顧將來,消極應對或抗拒環保督察,導致地區生態環境加劇惡化。

  山西三維在2014年至2017年的半年報及年度報告中披露的環境保護相關內容,與其多次受到環保部門行政處罰的事實不符、與其日常生產經營中排污超標情況時有發生的事實不符。幾年間,山西三維不斷被媒體曝光,直至今年4月,央視發現“三維集團仍然違法傾倒工業廢渣污染農田,生產廢水直排汾河”,遭到當地村干部威脅。

  企業如此猖狂,是缺乏約束政策還是處罰成本過低?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竺效說,目前制度已經比較完善,但對于環保領域,很多事需要做在前面,“環保很多東西不能事后做。事先用資本市場告訴他,你這么干這筆錢要提前還,他就害怕了;貸不到款,他就害怕了;證券市場要采取相應的懲戒,這肯定比事后追究它的責任、行政罰款、關停處罰甚至讓他坐牢效果好。”

  為追求利潤違法,糾正還得從經濟效益上做文章。2013年,原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原中國銀監會等四個部門聯合印發了《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的辦法》(試行),環保部門將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結果通報給包括人民銀行、證券、保險監管機構等有關部門,后者在行政許可、公共采購、金融支持等方面,應用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結果。

  竺效介紹:“2013年的制度主要確定了一個主體,就是各級環保部門來評。第二,確定了評估的大體辦法。初步結果出來后有個公式,利害關系人就是被評估的人可以提出異議等。”

  2015年,原環境保護部又會同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關于加強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2016年,30多個部門簽署《關于對環境保護領域失信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環境經濟與管理政策研究部副主任楊姝影說,全國已有包括江蘇省、福建省等在內的20多個省級環境保護部門印發了企業環保信用評價制度或者實施方案,將企業分為綠色到黑色幾不同等級,工商銀行對綠色企業的平均貸款余額是紅色企業的23倍。2016年,江蘇省綠色企業、藍色企業的貸款余額總數增長了15%左右。環境保護部門也會將這紅種色、黑色企業的環境違法信息推送給有關部門。在政府的采購、土地供應、資質許可、稅收優惠等領域都會依法受到限制。環保信用越差,它將承擔的環境成本也會越來越高。

  江蘇鹽城大豐環保局副局長曹嘉庚以輝豐股份為例,解釋了聯合懲戒之后因為環境違法企業將付出怎樣的代價。這家以農業生產為主的企業,因非法處置危險廢物、違規轉移和貯存危險廢物、長期偷排高濃度有毒有害廢水以及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臨時編造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并提供虛假報表等一系列問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輝豐股份董事長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不斷有股民考慮發起索賠,同時僅在電費水費方面,該企業將可能比以往多付出700萬元。曹嘉庚介紹,江蘇輝豐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環保信用被評為黑色等級。在電費水費方面將實行差別化的電價水價,每度電要高出0.1元,每噸水要高出1.0元。假如企業不積極整改、及時修復環保信用,以它們公司去年的用電量和用水量作參考進行估算,電費可能要多付出600多萬元,水費要多付出100多萬元。

  聯合懲治還將讓違法企業承受資本市場上傳導來的壓力。山西三維違法行為今年再次被點名之后,山西證監局第一時間作出反應,趕赴現場核實情況。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介紹,4月19日對山西三維涉嫌信披違法事項立案調查,于5月24日對山西三維及包括時任、現任董事長、總經理在內的相關責任人員共計28人的違法行為進行行政處罰事先告知,聽取當事人陳述申辯意見后依法處罰。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保持對重大環境污染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的執法高壓態勢,依法全面從嚴實施行政處罰。

  此外,《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管理辦法》有望在今年實施,類似于對存在污染風險的企業上一份“交強險”,不投保依法實施處罰,同時,如果環保不守法,保費也將增加。楊姝影認為,環保領域的聯合懲戒制度還有不少方面需要進一步推動,其中一個重點是誠信激勵的力度。“因為現在很多企業在看到環保信用評價后,有時候積極性并不高,主要表現在力度還不夠。下一步要加大對誠信企業的激勵力度,比如在同等條件下,會依法依規對誠信企業提供一些行政許可和日常監管方面的便利,支持他們優先參與一些政府采購、政府投資公共工程建設項目的投標活動,提高它的融資授信額度、實施一些優惠的利率等激勵措施,解決目前一些重罰輕獎的問題。”

(責任編輯:何欣)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