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2016年8月,中國證券業協會發起證券公司“一司一縣”結對幫扶行動倡議,號召每家證券公司至少結對幫扶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截至2017年9月,已有93家證券公司結對幫扶192個國家級貧困縣,其中,53家證券公司不只幫扶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目前,證券公司幫扶范圍覆蓋了22個仍存在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分路口鎮楊集村貧困戶龔家如正在自家小院里喂雞。2017年他參與了中泰證券發起的產業扶貧基金項目,養雞300只,養鵝12只。 胡 鑫攝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全區自然條件落后,村莊分散、人口較少。過去,當地老百姓對資本市場了解甚少,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傳統產業,在脫貧致富方面幾乎完全依賴政府“一對一”引導。
低保貧困戶王孝金是裕安區分路口鎮楊集村村民。不久前,老王在外勞作時不幸致殘,喪失了從事高強度體力勞動的能力。依靠直接提供資金的傳統“輸血式”扶貧,已經不能解決像王孝金一樣的貧困戶的問題。
2017年6月,中泰證券公司向楊集村捐贈20萬元設立扶貧基金,通過基金合伙人定向為楊集村引入產業項目,幫助楊集村培植起產業“造血”能力。“在扶貧基金幫助下,我買了350只鴨苗,這些鴨苗長成后,一年的收入大約能有6000元,眼看著日子就能好起來了。”王孝金說。
截至目前,中泰證券設立的扶貧基金定向幫扶楊集村4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養殖、種植等產業項目。據當地有關部門初步測算,相關產業項目共將產生收益39萬元,幫助40戶貧困戶實現脫貧。
拓展融資渠道
2017年7月,由中泰證券主承銷的貴州省黔南州停車場專項債項目第一期發行完畢,募集資金全部用于黔南州城市風景區旅游集散中心停車場及配套設施建設。“與沿海發達地區不同,黔南州的融資手段并不多。通過發債募資的形式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率融資,對于整合黔南州下設8個縣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具有深遠意義。”黔南州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林說。
“作為這個專項債項目的主承銷商,中泰證券的初衷就是幫助廣大中西部貧困地區拓展融資渠道,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中泰證券投資銀行業務委員會董事總經理唐文博說,他們公司控股的魯證期貨先后與黑龍江省樺川縣等3個縣區簽訂結對幫扶協議,成為業內率先與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簽約的期貨公司。魯證期貨通過“保險+期貨”模式,以現貨保底收購方式將服務前置,對當地約20萬畝種植面積的玉米現貨實施托底價格收購,幫助種植戶抵御市場價格波動風險,保護了農民的基本種植收益。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證券公司結合貧困地區不同產業、不同企業的差異化金融需求,創新融資手段,實現貧困地區企業與資本市場的有效對接。例如,國開證券、華西證券承銷的“瀘州市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收益債”,通過創新還款來源解決貧困縣還款資金不足問題;華林證券利用資產支持證券盤活貧困地區自然旅游資源,成功發行“云南文產巴拉格宗景區入園憑證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不僅為景區后續改造、建設及維護以較低的成本融得資金,還通過公開融資的方式提升了企業的管理理念;由海通證券擔任保薦人和主承銷商的嘉澤新能源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為寧夏回族自治區時隔14年后首家再次登陸主板市場的企業。
據中國證監會統計,2016年度我國證券公司幫助貧困地區融資金額達828.92億元。其中,在貧困地區承銷保薦IPO項目4個,融資16.45億元;幫助貧困地區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項目5個,融資37.19億元;在貧困地區完成并購重組項目6個,融資174.87億元;通過新三板股權融資項目47個,融資35.10億元;為貧困地區發行債券融資項目68個,融資536.32億元;開展私募股權融資項目6個,融資1.49億元;設立貧困地區產業基金6個,募集資金27.50億元。

2017年3月份,長城國瑞證券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開展調研扶貧。(資料圖片)
推進公益扶貧
證券公司在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幫助貧困地區利用資本市場發展的同時,還積極開展公益捐贈,為貧困地區群眾解燃眉之急。中國證券業協會秘書長張冀華介紹,2016年我國證券公司公益性支出達2.5億元,同比增長48.27%,公益項目涵蓋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
過去的一年里,興業證券出資2000萬元,與云南省彝良縣政府共同發起設立了“彝良縣革命老區教育扶貧專項基金”;國信證券持續開展“金色人生”人才培養計劃,共資助學生1117人次,總資助金額322萬元;申萬宏源證券捐贈600萬元在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新建一所幼兒園;招商證券投入210萬元,在河南省內鄉縣、安徽省石臺縣捐建7個夢想教室;中金公司投入142萬元、中信建投證券投入100萬元,用于山西省陽高縣安家皂小學危房改造項目;國元證券連續4年,每年捐贈620萬元設立獎助學金,資助并獎勵貧困大學生;銀河證券連續多年在定點扶貧地區及少數民族地區開展教育援助,共建立7所“銀河小學”……
“自2013年以來,中國證券業協會在山西省隰縣、汾西縣開展定點扶貧工作。4年來,各項扶貧工作有序進行。其中,2016年,協會在兩縣共開展17項幫扶項目,投入資金近350萬元。”張冀華說。
在金融及產業扶貧方面,一方面,證券業協會加強對隰縣京潤澤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上市培育和孵化力度,引入晉能集團為企業注資1500萬元,邀請山西高新普惠資本投資服務有限公司制定并購重組方案,對其進行升級改造;另一方面,證券業協會立足隰縣旅游資源稟賦,將“善行者”徒步籌款活動、“美麗鄉村”項目引入隰縣石馬溝等景區,建設了一批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產業基地。此外,協會繼續加大對隰縣品牌農產品“玉露香梨”的推介營銷力度,重點建設農產品網上銷售平臺,鞏固擴大“玉露香梨”的產業基地建設,并依托自然資源,聯系山西證券在汾西縣建設63座5千瓦光伏電站,精準對接建檔立卡貧困戶。
平臺綜合服務
中國金融扶貧綜合服務平臺是在中國證券業協會指導下建立起來的互聯網扶貧綜合服務平臺,平臺于2016年9月正式上線運行,主要包括信息展示與對接、特色產品銷售、扶貧信息共享三大功能。
截至2017年9月,扶貧平臺融資項目19個,對接扶貧基金8只,基金規模達8.34億元,開展路演培訓等線下增值服務6場,服務相關企業近100家。
“通過這樣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項目募集,資金供需雙方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遠距離對接,既達到扶貧開發目的,又對地方產業發展、富民財富管理大有裨益。”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看來,互聯網平臺的應用有利于緩解扶貧開發時空不對稱的局限性。
張冀華介紹:“扶貧平臺旨在通過推動貧困地區產業資源與資本市場對接,促進貧困地區資源優勢產業化。同時,構建證券行業扶貧信息共享機制,引導證券行業履行脫貧攻堅社會責任。目前,扶貧平臺已逐漸成為行業扶貧的信息聚集區和經驗交流陣地。”
目前,扶貧平臺已收集行業扶貧數據2100余條,發布行業新聞動態等200余條,展示貧困縣域192個,并為證監會定點幫扶縣、山西臨汾、新疆、西藏等地區建立了專門展示板塊。
“消費扶貧也是扶貧平臺在促進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探索證券行業扶貧模式過程中所做的另一創新。”張冀華介紹,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受品牌塑造能力弱、銷售方式落后、運輸困難等因素限制,發展相對落后,未形成產業化和規模化。針對這一狀況,扶貧平臺對接京東等專業電商平臺,通過互聯網,號召證券公司及行業從業人員消費認購貧困地區特色產品。2016年以來,證券行業通過消費扶貧向貧困地區輸送資金近3300萬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