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節目。那今天呢,是世界標準日專題訪談的第四場了,每年的世界標準日呢,都會有一個特定的主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結合當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標準助推改變,標準服務百姓”為主題,將今年的10月14號確定為全國國際標準開放服務日。那今天呢,我們和大家共同來聊聊節能減排以及射頻識別,以及紡織品行業與工業化方面等等的問題。首先和大家介紹一下今天做客我們節目的四位嘉賓。一位是我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方面的專家,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李愛仙副院長,歡迎您。 李愛仙: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另外一位是中國電子科技標準化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馮敬,歡迎您。 馮敬:大家好。 主持人:還有紡織工業標準化研究所王寶軍副所長,歡迎您。 王寶軍:大家好。 主持人:最后一位是海爾集團標準平臺王濱后經理,歡迎您。 王濱后: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歡迎四位做客我們節目當中,今天依然和大家聊關于這個標準化的問題,之前我們也說了,節能減排標準化、紡織品工業標準化以及大家經常提到的射頻識別標準化都是有一定的概念,節目一開始,我們請嘉賓來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三個標準化主要概念是哪些方面的。 李愛仙:我先說說節能減排標準化的事,說到節能減排標準化,先說一說能源,大家知道能源是一個國家主要的戰略性的資源,也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我們普通消費者如果家里沒有電、沒有煤怎么生活,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說能源非常地重要。現在大家也知道我們國家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階段,對能源出現剛性的需要,現在我們的資源又有限,而且環境承載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現在能源供需矛盾是存在的。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就是要開源,增加生產,增加供給,這方面可能有一定的限制。再一個就是要節流,所謂節流就是節約,就是合理使用能源,就是節約使用能源,這就提到了節約能源的問題,當然節能可能直接帶來減排的效果,也使我們的空氣質量得到改善。 怎么做好節能減排工作,我想一方面大家要有節能減排的意識,要有全社會這方面的認識,再一個國家會有相關的一些政策、措施、機制來促進這種節能減排的工作,當然這其中節能減排標準化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抓手和途徑,要通過節能減排標準化的工作來推動節能減排整體工作的進展。節能減排標準化就是這樣產生的。節能減排標準化有很多的作用,我覺得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個是一個基礎和支撐的作用,比如說企業怎么計算它的節能量,這個產品怎么節能的,節能減排是什么概念?我覺得這個需要標準來提供,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二個節能減排標準的作用,就是管理規范的作用,一個企業它怎么樣做到節能,怎樣加強能源管理,也需要標準化來回答。 第三個節能減排的作用呢,它還有一個引領的作用,比如說什么樣的產品是最高效的產品,什么樣的技術是最好的?我覺得這個也需要標準化來實現、來引導。 當然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標準化有橋梁的作用,高校、研究院所有很多好的成果,怎么把這個節能技術轉化成生產力或者轉化成產品、產業化也需要標準幫助,所以節能減排標準化作用很明顯,而且跟我們大家的生活密切相關。 主持人:跟我們聊聊關于紡織品的工業化。 王寶軍:我跟大家聊一下紡織品標準化的問題,衣食住行,紡織品是我們生活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那么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怎么去感受標準化的作用?首先的話,我想我們標準化實際上為了我們消費者能夠穿到合體的,或者高品質的產品,我們知道紡織品用纖維做的,纖維做的都是紡織品,作為我們跟老百姓相關的話,我們可以把這紡織品分為三個方面,三大類。一方面是服用的,也就是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服裝,比如帽子或者是手套這一類,服用的紡織品。 第二大類是家用紡織品,我們床上鋪的,還有一些我們毛巾、窗簾,這些都是我們在家里用的,這就是一大類。 還有一類是產業用紡織品,可能跟我們日常生活關系少一點,但是也不是沒有。比方說汽車,我們汽車是我們經常家庭當中也要用到的,汽車內飾實際上也都是紡織品做的,這種就是產業用紡織品。這些紡織品的話,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大家都希望我們用的正常,而且要舒服,而且要健康,但是現在也提倡環保。那么這些也是擺在我們標準化工作層面,存在一些任務。 過去我們紡織品的話,就是為了保證我們穿上去以后,只要合體就可以了,只要保暖,現在的話呢可能不一樣了。現在紡織品講環保,要健康,而且不要有一些對我們身體造成一些毒害。這紡織品因為也要經過化學加工,也會殘留一些化學的藥品,這些如果說殘留的成分超標,那么也會對我們造成一些傷害。 另外隨著我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們對紡織品也提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光穿著以后好看,而且要舒適,而且還要有不同的各種功能。比方說吸濕速干、抗菌、防水等等類似這些功能,這些實際上我們從市場上也能看到很多產品,都宣稱各種各樣的功能。那么這些的話呢,實際上能不能做到?我們產品的加工是不是能夠對人體無害,這些實際上也都是需要我們標準化不斷地去跟進,對于我們這些生產企業來講,對它起到一個指導和促進的作用,這樣才能生產出來對我們消費者有益的一些產品,所以我想作為我們紡織品標準化,主要還是說提供對我們消費者,還有包括我們的工業各方面適用的,而且是舒適的,能達到我們一定要求的這些產品。 主持人:另外還有我們經常談到的射頻識別標準化。 馮敬:射頻識別這個名稱雖然很多人不太了解,但它跟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像我們有時候拿一張卡,我們進自己家的小區,我拿這張卡在小區門口一刷,門就開了,我能安全回到家里。這都是由自動識別技術實現的,這些標準化跟我們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底層的交換協議、安全保障,我們產品的質量問題,都需要標準化規范和解決。射頻識別技術的一個典型應用就是咱們的讀卡器和我們拿的卡,其實它會跟后臺系統相連,把我們收集來的數據進行交換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它在技術上分不同的頻段,不同頻段也會體現到咱們不同的應用上。 像咱們現在最常用的13.56兆頻段,與咱們密切相關就是咱們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其實每個人都有,我們可以在賓館、在機場快速通關或者辦一些手續,很快進行身份的識別。其實它就是一個13.56兆這種技術實現身份識別。另外我們手里很多人拿的公交卡,我們在平時坐地鐵、坐公交的時候,這小小的一張卡可以提供我們快捷的,進入地鐵、上公交的這種通道。 另外這種公交卡,現在大家也可以看到,它也在不斷地發展,它可能和其他的一些應用相結合,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其他的一些便利。像我們的購物、看電影,都通過一張小小的卡,就能實現我們買票還有買東西的這種服務。 主持人:其實說到我們標準化,其實大家可能也有初步的認識,一個概念。其實所謂的標準化,我們在生活當中一聽起來,好像標準化三個字有點官方一點,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每個人都知道標準化對我們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說到在家電行業當中的節能標準化,在生活當中一定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王經理跟我們聊一聊,這種作用和效果怎么呈現出來的? 王濱后:這個作用還是非常大的,我以一個例子跟大家說明一下。今年10月1號,新的洗衣機的能效水效標準已經發布實施了,和2004年的標準相比指標提升非常大,我們以滾筒洗衣機為例,2004版標準的一級產品按新的標準來看只能達到4級或者5級,這個我們大家都能看到,洗衣機上有一個能效貼,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作用表現在哪兒,現在標準變了,如果產品不跟著變,節能技術不跟著發展的話,當時的一級產品只能達到新標準的四級,甚至五級的水平,這個顯然沒有競爭力,老百姓是不會買你的產品的。所以為了達到新的能效標準的一級水平,你必須做節能技術,節水技術的開發,保證你達到新的標準的一級水平,來實現你的競爭力,這就直接推動了企業的節能節水技術的發展。 而這個技術的發展,會帶動整個行業的升級,這個效益會非常大。我們以滾筒洗衣機為例,如果我們洗一公斤衣服的話,按照兩個版本的標準比較,用水量差五升,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計算,我們按整個中國一年新增兩千萬臺洗衣機的話,都達到一級,我們按一臺洗衣機洗5公斤,一臺洗衣機一年洗200次的話,我們會節約1億噸水,這個作用非常大,并且對社會的效果也是非常高的。 主持人:我們看到剛才我們提到三個標準化,現在最近來說,有什么樣的新成果跟我們分享一下。 李愛仙:我說節能減排標準化,由于節能減排標準化所具有的巨大的作用,社會也在高度的認知,所以各方面在高度關注,政府也在大力推動。就說這個服務百姓、推動產品結構升級來講,節能標準有一種非常重要的強制性的產品能效標準,這個能效標準主要針對終端用能產品,對于消費者來說,我們家里用的電器、燈具,我們辦公的電腦等等都是終端產品,我們國家對終端產品制定了系列的能效標準,一是規定了產品能效的市場準入要求,也就是低于這個要求,產品不能上市銷售。再就是規定了一個節能評價值,大家都看到這個節字標志,節能產品認證,依據也是我們這個標準。另外這個標準當中規定了能效分級指標,剛才王經理說到了,產品上有一個能效標識的標簽,這個五級怎么定的,也是能效標準規定的,消費者依據這些標準就能選擇到自己適合的產品。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發布了49項主要產品能效標準,當然還有交通工具也有這樣的標準。 第二類標準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強制性的,是能耗限額標準,這個主要對生產過程高耗能的產品,比如說我們的水泥、平板玻璃,包括我們用的馬桶、陶瓷等等,我們也規定三類指標,也是有限額、有新建改擴建企業準入值,另外還有一個相對先進或者比較先進,達到國際或者國內最高水平這樣一個先進值,政府也會依據這些標準實施固定資產項目的節能評估審查、淘汰落后工藝等等。我們現在已經發布了54項,已經涵蓋了有色、鋼鐵、電力等等各個高耗能行業。 2012年,為了進一步進行節能減排工作,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標準委聯合啟動了百項能效標準推進工程,要在兩年內發布100項國家標準,全方位推動節能減排的工作。 主持人:其他領域呢,取得一個什么樣的成就,跟我們分享一下? 馮敬:我談談射頻識別方面,因為剛才我也提了,它其實應用需求越來越廣泛,和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密切,所以它在標準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也得到國家大力支持和重視。在標準化方面, 05年成立了標準工作組,開展了標準體系的研究以及相關基礎標準的研制,涵蓋了我們空中接口標準,術語標準,還有一些質量檢測標準,以及安全和應用的標準。剛才我也提到,標簽和讀寫器之間能夠通訊,是其中空中接口協議標準在各行業的通訊過程中發揮著基礎作用,所以讓空中接口的標準能夠可控、安全,而且有自主知識產權,這是我們在制定標準化方面的一個主要的任務。 近幾年,我們從技術薄弱的跟從階段,已經有了一個可以自主創新,軍民融合的研制標準的蛻變,在國標委、工信部以及總裝的大力支持和領導下,我們在標準日之際,發布了800、900兆赫茲的空中接口協議標準和2.45G赫茲的空中接口協議標準。這兩個標準對于現在物流管理、生產管理方面的應用,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寶軍:下面我談一下紡織品標準化方面的進展。主要是三個方面。都是跟我們消費者相關的,第一方面,我們在市場上去購買服裝的時候,可能經常會看見一些,比如我們服裝都有一些吊牌,吊牌上面寫什么纖維,棉、毛的、絲的還是麻的,有時候消費者感覺到寫的有一些比較懸乎的,比方說天絲、色拉姆、天竺等等很多新的名稱。這些新的名稱,消費者感覺到這是不是說明一種新的纖維,大家可能也感到有一些疑惑。作為我們紡織標準化這個工作來講的話,就是要把一些確實是新的產品、新的纖維,把這個名稱要規范化。這樣的話,給消費者一個明確的,什么樣才是標準的叫法,不能光聽企業、產品生產者自己宣傳這是什么什么東西,這樣消費者可能都弄懸乎了,也不知道怎么樣了。這樣的話,最近這幾年,我們新的纖維名詞術語方面,把新的一些術語,把它確定下來。 第二方面就是在安全健康、環保這方面,我們紡織標準化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因為大家知道,綠色環保和健康,這是我們現在當今世界很大的一個主題,那么我們國家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產技術提高,國家也非常重視生態環保這方面的工作。從標準化來講,我們對紡織品也制定了相應的標準,對紡織品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有害、有毒的一些物質,或者一些性能,作一個相應的要求。這里面應該是有幾十個標準,相關的標準,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就是叫國家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要求,這是國家強制標準,其實它具有一個法律的性質。也就是說我們所有的紡織產品,不管是服裝還是床上用品,還是說毛巾,都必須達到這個標準要求,這個標準就是對幾個主要的方面,比方說甲醛、PH值,還有一些偶氮染料,還有一些色牢度,還有異味,對這幾項都提了相關的要求。 因為這幾項都是在穿著當中對我們人身會有一些影響的,如果說在加工當中殘留一些化學物質的話,對我們會有一些傷害,這是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制定以后,03年出臺,對我們生產技術有一個非常大的推進,而且我們感覺到消費者現在在穿著的時候,就應該非常放心了。雖然說現在偶爾能聽到一些超標的,但是總體水平有一個非常大的提高。最近我們國家標準委又在組織制定嬰幼兒和兒童安全產品的要求,這個除了剛才這些要求以外,又增加了一些,比如像重金屬,還有一些其他的一些要求,另外就是我們尤其是嬰幼兒的一些產品,可能有一些繩帶,一些裝飾物如果不規范的話,也會對兒童造成一些傷害,這個標準對這些也都提了一些要求,這個標準現在正在制定中,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一個方面的話,就是現在新的一些功能不斷地出現,我們可能平常能夠看到的就是一些,比如說抗菌、防曬、吸濕速干,是不是有一些遠紅外等等這些性能,還有宣稱是蓄熱型的,我能吸熱和放熱。這些功能一方面是我們的生產企業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產品,更多的選擇,另一方面,如果說沒有標準化的規范,可能他宣傳的是不是確實能夠達到這個要求,而且有沒有這個功能就很難說。所以現在近幾年,我們國家在制定這些功能性產品標準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相應出現一個功能性,我們就會制定一個標準,這樣不斷地去規范,這樣也是對消費者負責,也對我們的企業有所規范。 主持人:我們都說標準化一直都在一定程度上不斷地進步和發展,大家都說標準化也該升升級,可能對我們老百姓更有一定的好處,問一下王經理,企業到底通過什么樣的技術,可以說是技術方式呢?還是創新方式來去提升這標準化創新的過程。 王濱后:標準和創新有一個關系,標準的驅動力是創新,標準是創新成果的一個載體。我們還是以剛才洗衣機那個例子來說,這次洗衣機能效標準為什么能提升幅度這么大,遠遠大于以前。首先要有技術的支撐,如果這個標準出來之后,你技術達不到,這個標準就落不了地。為什么這次提升這么大?因為我們在研發這個節能技術、節水技術,基于我們用的一個新型的循環水的技術,就是說這個水可以循環利用,在漂洗的過程中,我們以前的水,因為洗了之后你的水是臟的,要不停地排水,排出來再進一次,這非常浪費水。 現在這個技術是排出來之后,通過一個凈化系統把它凈化,達到新的自來水的要求,這樣一方面保證了衣服洗干凈,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證洗干凈的前提下非常節水。正因為這項技術的應用,我們當時在制定這項標準的時候,我們提出來這個指標可以大幅度提升,有技術支撐。所以從這個例子里面看,技術的進步可以直接推動標準的發展,標準的發展又可以拉動整個行業水平,技術水平往上提升。因為新的標準出來之后,所有的企業都要去滿足它,所以你必須進行技術創新,整個行業也提升。這與我們國家經濟結構轉型也是密切相關的。 李愛仙:這個問題特別好,標準的升級和技術創新這兩方面我覺得相輔相成,相互推進,正是由于標準規定的比較高效的要求,所以促進或者引導產品不斷更新換代,加快這種創新。產品升級以后或者更新以后,反過來再帶動標準進一步提高水平。現在國家有相應的這種政策來支撐標準升級和技術創新。比如說我們國家09年開始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大家可以在市場上買到國家給補貼的電器產品,國家拿出來一部分錢,消除現在市場上存在的技術因素導致的價格差,這種政策推動產品快速地去升級,產品快速升級以后,反過來來促進標準的升級,我覺得他們是螺旋式上升,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主持人:剛才我們一直都在說標準化,標準化對工業生產究竟帶來什么,各位給我們大家分享一下。 王寶軍:我想通過我們生活當中幾個小例子說明這個問題。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大家穿衣服的時候,可能會感覺到有些服裝穿了沒多長時間以后起毛起球,有很多小球很討厭,尤其是羊絨的,羊毛羊絨的這些產品起球。另外的話呢,還有一些產品,尤其我們夏天穿的衣服,我們穿了以后就發現會有一些,在縫的地方會有紕裂,這樣的話這衣服也是非常難看。還有一點的話就是我們服裝的話,大家可能會買了以后,發現洗的時候掉色很厲害,甚至我們洗的時候,我們同時洗三件衣服,深的把淺染了。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工業不發達的時候帶來的一些問題。 剛才說的這幾種情況,起球也好,紕裂也好或者安全方面的指標也好,色牢度也好,這些東西我們近些年,從標準角度來講從原來的不要求到要求,從原來的要求很低到現在要求很高,像染色牢度最早有一級半,后來二級半,我們強制標準出臺以后,要求至少三級,嬰幼兒最少三級半以上到四級,這樣促進我們企業不得不想辦法去提升產品。而且在我們強制標準出臺之前,我們如果去查的話,我們有將近一半產品是有問題的、不合格。那么經過這么幾年以后,應該將近10年,我們的產品應該有一個非常大的提高,而且剛才說的像起球這些問題,也不斷地改善。要改變這些的話,不是說光工藝改進改進就行了,它要從纖維開始,纖維的話過去可能只是說普通的纖維是圓柱狀,后來為了提高抗起球性等,可能需要他去做異形界面或者表面做一些文章,這樣能使我們產品提高。 目前我們國家從化纖來講,我們的化纖產品已經占在全世界的60%到70%,從產品質量來講,水平也是在全世界也是在前位的。在加工方面,提升的比較晚,但是近幾年也進步比較快,標準化對紡織業的促進作用非常大。 李愛仙:我想十二五有兩個主題詞,一個結構調整,一個轉型升級,我們節能減排標準正好可以為這兩個主題服務。以標準為例,標準化為消費者帶來福祉,能購買到節能產品,我節能了,省錢了。第二個確實為國家產業化升級帶來很大的幫助。我們通過能效標準的實施,通過消費側拉動產品能效提升,因為消費者決定了市場的需求,消費者購買節能的產品,也促使行業、生產企業去生產這種高效的產品,淘汰低效的產品,這樣來推動產品的結構的升級、改造。另外比如說剛才提到能耗限額的標準,因為我們制定淘汰落后的標準,也促使行業必須按照標準的要求去調整生產,調整結構,轉而生產更高效的產品,對高耗能這種行業,比如鋼鐵、有色、石化這種大行業,我們必須新建符合標準要求,或者更高能達到這種節能減排效果的產業,標準化對產品、對產業這種轉型升級換代作用非常重要。 主持人:剛才提到的這個標準化升級,咱們日常生活當中,剛才王經理提到一些新的技術,講了一輪這個節水技術,可能對于我來說,我可能不太懂其中的技術上的含量,但我知道比如說我自己家里用洗衣機的時候,我可能選擇這種節能產品等等。我問一問我們二位女士,你們在生活當中,家里咱們女人都會洗衣服,你自己本身會選擇節能產品嗎? 李愛仙:肯定會。 主持人:我也會,但是我有一個疑問,我其實沖這幾個字買的,我不知道它到底能不能節能,我發現我們的水也沒省,我覺得沒比之前水省的多,水費也沒有減少,這節能節哪兒去了? 王濱后:你家的用水實際上還是省了,但你家用的水,各種水用的非常多,可能洗衣機用的水,那一塊你感受不到,但實際肯定省了。 主持人:我們要相信這個,不僅僅是一個字樣。 王濱后: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什么?這個節能減排的推廣,我覺得有一個很大的作用,就是全民節能意識的提高,以前可能各位根本不在意那個節能。其實省錢對個人來說,省的程度,你到底接受程度如何,這個我不好說。但是對整個社會效益非常大,我們剛才說那個數,如果都是達到一級的話,那全年新增2000萬洗衣機可以省一億噸水,這個社會效益還是明顯的。而這個社會效益需要全民的節能意識的提升,這個節能減排這個恰好是實現了這個效果,所以我們現在知道老百姓去買家電的時候,他很關注這個能效水平,實際他是很高尚的,他關注社會效益。 主持人:好多人更多關注指標,我們一聽電視說這個空調一天一度電怎么樣的,我就沖這個買了,可能其實這個就是一個節能的概念。 李愛仙:其實消費者都愿意買到這種好的產品,或者說更高效的產品,節能減排標準化其實就幫助消費者實現了這個愿望。我們國家從05年開始實施能效標識制度。以前你想買節能產品,你沒有渠道,或者你看到產品不知道這個節能,有的宣稱自己節能50%、30%,你怎么知道?有的是偽宣傳,但現在我覺得這個問題得到解決。咱們消費者到市場一看,基本所有的電器都貼了能效標識,一級到五級,一級最高效,二級以上是節能產品,五級是市場準入,低于五級就不能生產。咱們以空調為例,一級產品比三級的產品,肯定是節能的,但是我覺得具體到特定的消費者,他怎么樣的節約回來這個成本可能有不同的算法。 比如現在一般來講,一級空調比三級空調,如果連續使用三個小時,就能節約一度電,如果在南方,因為南方特殊的氣候原因,可能空調使用時間更長,如200天每天使用6個小時,一年可能節省200塊錢,現在一級和三級空調之間的差距,應該600多塊錢。 主持人:一年大概600多塊錢。 李愛仙:我說一級和三級的差價,節能產品成本高一點,這兩個差距可能有600多元,以前可能更高,因為實施了惠民政策以后,價格補貼拉動生產,節能產品多了,市場大了,銷售價格下來了。你想600多塊錢的差距,一年節省200塊錢,三到四年就把初始的投入收回來了。空調一般使用壽命是8到10年,我們現在講全壽命周期的概念,你一年肯定感覺不到,整個使用周期來講這個效果很明顯。所以這個產品一定是節能節錢的。 主持人:所以老百姓在買,選擇節能產品的時候,還是結合自己的情況。比如說我買的,我可能想用兩年我就不要了或者怎么樣,這個時候你可能選擇三級這一類的就可以了,但是我要自己在自己新的房子,裝修的房子,我可能長期適用的話,這節能概念別看一點點,比如10年、8年之后,你其實整個差異還是比較大的。說另外一個方面,我最近發現一個情況,天氣比較冷了,以前可能夏天大家穿短袖的,帶防輻射的衣服好看,我們辦公室每天對著電腦,現在天冷套防輻射一件外套,特別像幾個孕婦特別穿這樣的防輻射的衣服。這特別想有機會問問專業人士,這防輻射的衣服真的有效嗎?因為很多人發生了很多爭議,其實賣的是一個概念,其實沒有很大的效果,這真的有效嗎? 馮敬:我們同事做過這種實驗,都是自己做實驗,有一個孕婦她就是把她的手機擱到她的防輻射產品里頭,說你試試打電話你肯定打不進來,我們試了一下的確是,但我們沒有在這方面做過專業的研究。 主持人:還是有一定的效果。 王寶軍:這個效果可能會有,但是不見得說的那么大,它要經過一定的處理或者加一些金屬絲等等,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是不是能夠達到那種,真正你穿了以后就防啊,這不一定。 主持人:保暖內衣,最近天冷的,我們都要去買保暖內衣,現在噱頭挺多的,什么這棉那棉,然后還提到有些神奇的效果,自動能發熱,反正各種各種的宣稱,對于我們購買者來說非常有誘惑力的。這種真實性有多少,真的可以達到那么神奇嗎?以前我們說厚就暖和,現在都反了,說你別看人家薄,但是很暖。 王寶軍:保暖內衣是從2000年開始出現的這么一個概念,從那兒以后的話,每年實際消費者不知道它是不是很關心,但媒體非常關心。我是每年都接受媒體的采訪,而且要到實驗室做大量的實驗,過兩天中央電視臺又要做這方面的實驗,說明確實每年都出現一些新的概念。保暖內衣還是保暖內衣,但是每年的概念都不一樣,這里我想跟消費者說一下,咱們這個保暖,實際上我們服裝的保暖主要是靠什么?主要是靠我們這個衣服本身它這里頭含的空氣層,空氣含的比較多,這個服裝就保暖,空氣含的少就不保暖。我們知道羽絨服非常保暖,羽絨服很厚實,羽絨它很輕。因為很輕,所以它里面的空氣很多,所以這個它就很保暖。 我們還有一些,大家也知道現在有一些概念,如三維卷曲、氣孔纖維,這些確實能夠提高保暖性,比如我們普通的纖維,如果是根筷子,三維卷曲這個纖維就是一個彈簧,很多彈簧擱一塊比很多筷子擱一塊的蓬松性好,肯定保暖。另外氣孔纖維的話,我們普通的纖維是筷子,但它這個中間是管子,這中間有很多空隙,這里頭也有空氣,它也能保暖。這些的話,如果確實這個產品用了這些纖維,它確實能起到保暖的作用。現在我看它做這個產品,是不是用了這些東西,現在有很多用色拉姆、蓄熱纖維這個那個,可能有很多這些名稱,甚至有些宣稱,我這里頭有萊卡,就保暖。實際萊卡就是氨綸,主要作用是為了彈性好,跟保暖沒有任何關系,這些東西大家可能要清楚知道。保暖內衣通常來講,不可能穿在外面,內衣就是厚度有一定的限制,如果太厚就不是內衣了,太薄起不到保暖的效果。現在確實有一些新科技的東西,這個不能否認,剛才說的遠紅外、蓄熱或者其他的一些,甚至納米這些宣傳的都很多,這些東西不能說它沒有效果,肯定是有效果的。 但是比如說把蓬松性提高一點,比它那個效果可能會大很多,這里頭的話如果相同的條件下,可能用了它這個東西,可能會提高一些。但是如果說我不用你那個,我把這個結構提高一些,也可能有效。另外這個東西不光是跟你這個結構有關系,跟你款式還有關系。同樣的東西做不同的款式,包在身上和有一定的空隙保暖性也不一樣。有一定空隙就是人體跟服裝之間有一定的空隙也是空氣層,也能起到保暖作用。 主持人:現在面臨很實際的問題,老百姓到商場買保暖內衣,我們看什么,有沒有什么相對的指標,有什么樣的字樣我們一看,比如說我們買電器我們看節能,剛才我們提到的標準三二一什么的,我們紡織品方面有沒有什么特別的標準參考一下。 王寶軍:標準是有,消費者恐怕,不是說看不懂,消費者也很專業,但是一般拿不著,另外有一些指標也很復雜,比如熱阻、保暖率。保暖內衣有一定的國家標準,要求保溫率達到30%以上,這個也是相對的。你在不同的地方也不一樣,你保暖率30%的保暖內衣,你在東北跟在南方,跟在中原地帶可能穿的效果也不一樣,在南方的時候可能穿著挺舒服的,但到哈爾濱你肯定不管用,這些東西它實際上現在保暖不保暖的,我感覺到在消費者選擇的時候,還是根據咱們日常的一些傳統的一些經驗來選購,這個憑自己的經驗我覺得好。 主持人:看來真沒有太好的方式,唯一提醒大家不要再地攤買,可能黑心棉,安全保證不了,暖不暖不說,先得保證安全的問題,不管怎么樣,先到正規的品牌,大商場正規的品牌購買,至少它可能穿不出問題,黑心棉可能穿身體起疹子。關于服裝的問題多問一些,我還想聊一聊關于毒校服的事情,因為最近大家都比較關注嘛,哪位來給我們分享一下。 王寶軍:剛才說我們紡織品現在的話,也是有安全性的問題,咱們國家也非常重視,制定了國家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要求這么一個標準。它這個毒校服事件也是我們工商、質監等機構要根據我們這個標準抽查,市場監管。抽查以后,發現有一些校服有一些偶氮染料超標。剛才我們說的國家安全要求里頭,有偶氮、甲醛、PH值等好幾項,這些項目超標以后肯定是不合格的產品。 所以如果說超過國家標準的產品,肯定不能穿,還是對我們身體是沒有什么好處的。 主持人:我們老百姓也理解,同樣兩件衣服,這個說質量不好,那個有超標的,這個我們也不想穿。那今天非常感謝四位做客我們節目當中,跟我們分享了這么多關于標準化的話題,再次感謝大家的收看,下期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