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記者從廣東省消委會獲悉,2025年第一季度,全省各級消委會共接待消費者來訪和咨詢21373人次,受理消費者投訴159864件,按同口徑同比上升4.37%,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08億元。其中,商品類投訴64035件,占投訴總量42.35%;服務類投訴81015件,占投訴總量53.58%。
從投訴性質分析,合同、售后服務和質量三類投訴較多,共134418件,占總量的88.89%。其中,合同類投訴最為突出,主要集中在網絡游戲、航空客運、培訓服務等方面,商家設置不公平格式條款限制消費者權利、收取預付費后閉店跑路、未以顯著方式提示重大利害關系內容等引發糾紛。
當天,廣東省消委會還發布了投訴熱點,并發出消費提示。
熱點分析
汽車維修保養投訴多,服務水平參差需重視
當前汽車保有量大,汽車維修服務需求旺盛,然而汽車維修行業服務參差不齊,引發較多消費投訴。主要問題:一是維修服務質量差,有商家使用劣質零部件以次充好,維修后汽車反而故障頻發;二是維修收費不透明、不合理,部分維修廠未明碼標價,存在擅自增加維修項目、虛報高價等行為;三是售后服務不到位,維修完成后不能提供有效的維修記錄和質量保證,對車輛后續出現的問題推諉扯皮。
【案例】消費者孫女士因汽車輪胎漏氣前往某汽修服務中心維修,維修后發現防盜螺絲專用工具扭斷并滯留在輪胎內部,導致車輛無法正常使用。對此,商家卻以“無法處理”為由,要求消費者自行解決。因雙方協商未果,消費者向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消費者協會投訴。
經調解,確認工具斷裂系維修人員操作失誤導致,商家存在明顯過錯,最終在商家無法自行修復的情況下,車輛轉至其他專業汽修店完成維修,由商家承擔全部費用。
【提示】消費者應優先選擇信譽良好、資質齊全、口碑佳的正規維修企業。維修前詢問維修項目、所需更換的零部件的相應價格,查看所使用的零部件質量合格標識,對價格過高或含糊不清的項目應及時核實并形成書面協議。維修完成后,要求維修廠提供維修清單和發票等資料并留存好。
長假出游需求旺盛,航空服務投訴激增
第一季度適逢元旦、春節長假,是消費者出行旅游高峰。航空客運憑借其高效便捷的優勢,成為眾多旅客的首選出行方式,但部分航空公司、售票平臺營銷手法、售后服務等不規范引發大量消費糾紛。主要問題:一是部分售票平臺利用格式條款、隱晦聲明等手段,捆綁銷售增值項目,誤導消費者購買不必要服務;二是售后服務效率低下,航班退改政策嚴苛,規則公示不醒目,客服回應遲緩以致消費者合理訴求得不到及時解決;三是機票價格波動頻繁,遇節假日漲幅較大,服務質量卻未隨之提高,引發消費者不滿。
【案例】一消費者在某網絡平臺購買機票,購買后發現其捆綁銷售58元安心服務包,消費者立即提出全額退款。但平臺客服拒絕相關請求,理由是消費者購買機票時已使用80元優惠券,不符合服務包退訂規則。
但該消費者認為此優惠券為實名購票優惠券,與安心服務包并無關聯,且商家并未明確告知使用優惠則無法退訂安心服務包的規定,故向深圳市消委會投訴。經調解,商家退回相關款項。
【提示】購買機票時應選擇正規的航空公司官網或信譽良好的票務平臺,多個平臺進行比價,仔細查看機票退改政策、行李額度、附加費用、是否存在捆綁銷售等信息,確認出行行程日期后再下單。若因個人原因需要變更行程,盡早與購票平臺或航空公司取得聯系,了解變更流程和費用標準。購票后仔細查看扣費事項,一旦發現不明扣費項目及時詢問客服。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