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3月21日消息(記者 萬玉航)3月20日,被譽為全球家電及消費電子行業風向標的2025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2025)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正式拉開帷幕。當日下午,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主辦的2025AWE高峰論壇同步上演行業巔峰對話。
作為行業最高規格的思想盛宴,本次論壇匯聚全球頂尖企業領袖、權威專家、渠道商代表,以“擁抱全球化,WE ARE ONE”為主題,直擊逆全球化思潮下的產業痛點,關注行業熱點,聚焦出海發展,共議全球化新時代的產業重構和高質量發展之路。
積極布局全球化,共筑產業升級新優勢
盡管近年來“逆全球化”思潮涌動,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層肌理已讓中國家電企業深刻認識到:只有深度參與全球價值鏈重構,才能真正實現從“制造優勢”向“綜合競爭力”的躍升。為此,2025AWE高峰論壇擁抱全球化,共同探討新型國際化道路的方向,推動產業升級與全球合作的新格局。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
針對全球產業鏈重構與技術變革趨勢,推進家電國際化,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在致辭中對家電行業提出五大發展建議,分別為創造新質技術優勢、構建全鏈供應優勢、提升品牌價值優勢、堅持質量標準優勢、強化產業安全意識。他指出,以創新為動力,以質量為根本,以品牌為引領,以安全為前提,家電行業攜手共進,砥礪前行,共同開創家電產業國際化發展新局面,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全球家電產業進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總經理室副總經理扎西頓珠
在全球市場高度融合的今天,進入全球市場、搶占不同經濟體的市場機會,成為中國企業強筋健體、做大做強的新賽道新趨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總經理室副總經理扎西頓珠在致辭中指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正在從多維度助力家電及消費電子產業在全球化浪潮中高質量發展。他表示:“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產業的全球化發展,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共同使命,也是我們攜手共創美好未來的戰略機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一如既往地發揮自身優勢,緊密圍繞國家戰略,持續提升國際傳播能力,共同書寫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產業全球化發展的新篇章,推動中國品牌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全球化與本土化融合,創新驅動出海新路徑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已成共識的當下,參與全球化競爭成為各國企業整合全球資源、提升綜合競爭力的必由之路。值此背景下,2025AWE高峰論壇匯聚了國內外企業代表與行業專家,從全球視野進行深入交流,分享經驗,共同探討新型國際化道路的方向。

博西家用電器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邁致遠博士
作為全球化家電企業,博西家用電器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邁致遠博士以“驅動創新,塑造市場”為核心,系統闡述了企業的全球化戰略。他指出,博西家電始終將本土化研發作為核心競爭力,通過深度融合區域市場特性與消費者需求,持續推出具有市場領導力的創新產品,并因此獲得了全球數百萬消費者的信賴。
博西家電堅持深耕本土的經營理念,在歐洲、美國、中國、印度、中東以及非洲市場都致力于開發量身定制產品,積極投資于研發和本地化生產,確保解決方案能夠精準捕捉滿足每個地區消費者的獨特需求。邁致遠表示:“目前,中國仍然是創新和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但其他市場如印度、東盟、中東和非洲也正在改變家電行業的未來,城市化進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以及日益增長的購買力,正在推動這些市場對家電產品的需求。對博西家電而言,這些高增長市場不僅僅是銷售機會,更是創新中心。”

海信家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玉玲
海信家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玉玲以“同時代共進,與世界共贏”為主題,通過海信的實踐案例,系統闡述了企業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與文化融合等方面的戰略布局,為行業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國際化發展范式。過去幾年,海信實現了可觀的增長,其中海外營收也得到了大幅增長,品牌知名度持續提升,產品贏得眾多全球用戶認可。
“國際化是一場馬拉松,海信堅持跑了幾十年,始終如一。”高玉玲表示,借船出海,是海信叩開國際市場的敲門磚,體育營銷讓海信品牌完成了從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華麗轉型。連續贊助頂級體育賽事,不僅品牌曝光,還是技術賦能,提升全球影響力,加速品牌全球化。同時,跨國并購讓海信快速切入全球市場,不斷發展壯大。
在國際化的進程中,海信始終貫穿著尊重與融合。“海信堅持全球化思想、本土化操作的策略,通過文化共振、技術互融、渠道共享、供應鏈協同,實現與全球市場的深度融合適配。”高玉玲表示,立足于不同國家消費者的需求,海信以技術融合驅動本土化創新,讓每一塊土地都長出獨特的果實。

著名財經觀察家秦朔
論壇中,著名財經觀察家秦朔發表主題演講,深入分析中國家電企業在全球化重構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他指出,中國家電業正從“全球生產基地”向“高質量出海、打造全球品牌”躍遷,同時面臨地緣政治、供應鏈重構及新興市場本土化要求等多重考驗。
秦朔認為,在全球化趨勢下,中國家電行業面臨三大機遇:第一,家電需求長期穩定增長,新興市場、“一帶一路”沿線滲透率仍將快速提高(尤其小家電);第二,不少新興經濟體招商引資促發展,有助于中企出海,建立更富彈性的混合供應鏈;第三,AI for all,進一步強化中國智造和中國創造的優勢。
融合、突破、拓展,共話國際化新路徑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今天,中國家電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為了在新的國際環境中尋求突破,家電企業必須融合全球資源,拓展國際視野,勇敢地迎接每一個挑戰。
為此,本次高峰論壇特別設置對話環節,邀請海爾海外電器產業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慶福、石頭科技清潔產品BU總裁錢啟杰、亞馬遜全球開店大客戶拓展及運營總監楊殊、歐盟家電協會總干事Paolo Falcioni,圍繞“融合、突破、拓展,打開國際化新視野”主題進行智慧碰撞,聚焦市場選擇、路徑策略、產業鏈布局等核心議題,共同探討如何在全球化進程中實現更好的融合,并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實現突破,不斷拓展新的市場空間,助力企業更好地擁抱全球化。

在市場選擇方面,成熟與新興市場需協同發展。張慶福表示,應順著時代的趨勢,去尋找用戶的需求,不管是發展中國家市場,還是發達國家市場,它都是有價值的。錢啟杰則表示,無論歐美市場,還是非洲或者是東南亞市場新興市場,最核心的就是企業要把握每個市場真正的用戶需求,解決用戶的痛點,跟上市場的發展方向。楊殊指出,多數企業在跨境電商時優先布局成熟市場,依托平臺基建降低風險,再逐步拓展新興市場。Paolo Falcioni表示,歐洲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歐洲也希望擁抱全球化,加強與各個區域之間的合作。
對于全球化路徑,在數字化浪潮下,企業需構建多維路徑。其中,石頭科技通過搭建全球化銷售網絡,以跨境電商快速觸達用戶,再通過線下渠道強化品牌信任,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的閉環。海爾通過“三位一體本土化”戰略,結合HOPE平臺整合全球研發資源,實現高效創新。亞馬遜則是通過自身優勢幫助企業出海,并在今年會更多深耕當地企業,在企業缺人、缺國際化視野的情況下幫助他們更好出海。
此外,對話環境還就全球產業鏈布局、貿易壁壘、法律法規、出海經驗和挑戰進行了討論。歐洲作為重要消費市場,是不少中國企業國際化布局的重點。對于進入歐洲市場所需要適應的法律法規要求,Paolo Falcioni表示,確實對于很多企業來講,進入歐洲市場是不容易的,因為歐洲有一套非常復雜且不斷變化的監管體系。對任何想要進入歐洲市場的公司,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對當地立法和法律法規進行理解。對于想要在歐洲市場開展業務的公司,歐盟家電協會也可以幫助它們去處理和理解這些復雜的法律法規。
全球化不是單選題,而是需要智慧、勇氣與包容的多元方程。中國家電企業需以長期主義為錨,堅持質量與創新雙輪驅動,通過數字化賦能與生態協同,在全球化浪潮中實現從“走出去”到“走上去”的跨越。毫無疑問,當前,中國家電業正以“WE ARE ONE”的信念,書寫國際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