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受疫情、線下渠道受阻及消費換新需求下降等因素疊加影響,彩電銷售陷入低迷。在上游面板價格一再下降的情況下,彩電零售價下降明顯。總體而言,2022年彩電市場呈現“量額雙降”趨勢,市場零售額為1218億元,同比下降12.4%。由于各品牌加大線上營銷投入、用戶線上家電消費習慣逐漸養成,彩電線上市場的表現明顯好于線下市場。繼上年線上市場零售額首次超過線下后,2022年彩電線上市場零售額為682億元,占比優勢繼續擴大,滲透率提高至56%;零售量占比達到69%,較上年提高6個百分點,連續4年超過線下。
在產品均價方面,受經濟下行周期、終端需求疲軟和產品價格周期等因素影響,2022年彩電的主要零部件——液晶面板價格處于低位,彩電均價同比下降21%。從供給側來看,液晶面板價格下跌并未引起彩電市場大規模“價格戰”,彩電廠商在價格競爭的維度上已經趨于理性。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在55英寸、65英寸、75英寸和86英寸這四個彩電重點尺寸上,與同尺寸面板價格降幅相比,彩電零售價降幅呈現收窄趨勢。
在產品銷量方面,彩電零售價明顯下降并未刺激彩電市場銷量實現反彈,受1—11月的疫情管控和消費意愿下降等因素影響,2022年彩電銷量同比出現較明顯下滑。傳統的“五一”“6·18”“雙11”“雙12”等促銷節點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彩電消費,但是提升程度有限。相比往年彩電品牌積極公布銷售“戰績”,各品牌2022年對大促節點的“戰績”相對低調。此外,線上渠道在大促節點增加的銷量也不能彌補線下彩電市場的頹勢。
近年來,中國彩電市場從“規模增長”切換至“質量增長”模式,產品銷售結構的變化也印證了這一點。大尺寸、智能化、高刷新率、新興顯示技術成為彩電市場的關鍵詞,彩電廠商也以此為契機,積極探尋市場高質量發展路徑。
在產品尺寸方面,大尺寸化成為中國彩電市場不可逆的消費趨勢。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中國彩電市場平均尺寸從2013年的39.9英寸增長至2022年的57.4英寸,其中,2022年平均尺寸較2021年增長2.8英寸。75英寸以上大尺寸產品銷售占比首次達到13.5%,同比增長6.1%;85英寸以上超大尺寸彩電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其中85英寸零售量占比提升至2.6%,同比增長1.6%;86英寸和98英寸兩個超大尺寸彩電零售量占比也實現了0.5%和0.3%的增長。
激光電視、OLED電視、Mini LED背光電視等細分品類呈現“百花齊放”之勢。Mini LED背光產品憑借高對比度、高亮度、廣色域、超薄和更省電等性能特點獲得消費者的青睞。TCL、創維、海信、康佳、三星和夏普等彩電品牌紛紛布局Mini LED賽道,推出相關彩電產品。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22年Mini LED背光產品全年銷量同比增長385.3%,成為2022年彩電市場的最大亮點。值得注意的是,前兩年銷售勢頭不錯的OLED和激光產品2022年都未實現正增長。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激光電視產品銷量較上年下降7.4%,OLED電視產品銷量下降29.9%。
超高清晰度和流暢畫面成為消費者選購彩電時最看重的兩個特性,這也推動了8K產品和高刷新率產品實現正增長。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8K產品全年銷售量同比增長24.5%。高刷新率產品也成為消費者追逐的新指標,120Hz及以上高刷新率的彩電產品銷售規模較2021年增長152.6%。
值得注意的是,四至六線市場彩電消費升級趨勢幾乎與一線城市保持同一節奏。以65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彩電為例,根據GfK中怡康數據,線上市場65英寸及以上彩電零售量同比增長22.3%,零售額同比增長5%;四至六線市場的大尺寸彩電消費呈現類似趨勢,65英寸及以上彩電在下沉市場的零售量同比增長38.6%,零售額同比增長21.8%。
(責任編輯:殷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