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澳门无码AVAPP,在线观看偷拍视频一区,人人澡人人模人人爽手机版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2025-05-02 07:3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李方)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2025年05月02日 07:3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記者高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日前分組審議了生態環境法典草案。與會人員認為,生態環境法典是繼民法典后,我國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意義重大。法典草案各編內容既有對現行生態環境相關法律的系統梳理,又有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果的提煉歸納,將有助于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以更強的法治力量護航美麗中國建設。

  在污染防治方面,法典草案將現行生態環境法律規定的污染防治共性制度總結提煉為通則、一般規定,并將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成熟的經驗上升為法律制度規定。

  在蔣卓慶委員看來,遵循水和大氣為源頭、土壤為承載的自然規律,探索三者統籌治理路徑,是實現現代化環境治理的重要體現,也是形成多部門統籌協同、實現源頭防治的有效方法。建議法典草案增加土壤污染防治與大氣、水、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的統籌協同、源頭防治的內容。

  鄂竟平委員提出,建議法典草案進一步增加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相關內容。農業面源污染最主要的原因是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法典草案對此涉及較少。我國耕地面積大,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突出,對此在法典里作出規定,是治理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治理面源污染還有其他措施,建議一并深入研究,加以強化。

  為更好保護生態系統,生態環境法典草案轉變以往以單一生態要素為保護目標的立法思路,突出系統保護理念。

  “建議進一步加強對生物遺傳資源的保護。”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于旭波提出,在實踐中,與境外機構或個人合作研究利用我國生物遺傳資源的行為,具有一定隱蔽性,對監管帶來很大挑戰。建議在立法中對準予實施合作研究利用的事項予以嚴格明確,避免危害國家安全或公眾健康;同時不斷完善監管手段和措施。

  還有與會人員提出,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規定,整合現有相關法律法規的分散條款,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的系統性和協調性。

  綠色低碳發展單獨成編,是此次法典編纂的一個特點。雒樹剛委員提出,法典草案對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規定得相對比較全面、比較詳細,但對消費過程規定得比較原則、比較籠統,建議進一步強化和細化對“綠色消費”的法律規定。同時,將草案各部分涉及綠色消費的內容進行進一步梳理和充實,形成關于綠色消費的比較完整系統的法律規定。

  生態環境破壞的“過罰相當”問題,成為多名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共同關注。有與會人員提出,污染環境的情況比較復雜,處罰的時候要做到過罰相當,建議對法律責任中關于禁止從業的規定進行通盤考慮和研究。還有與會人員表示,要進一步區分違法主體為個人和單位等具體情形,避免出現“小污重罰”或“大過輕罰”等現象。

  目前,法典草案采取“適度法典化”的模式,形成了“法典+單行法”的雙法源格局。多名與會人員提出,要妥善處理生態環境法典與單行法律的關系,也要處理好生態環境法典與其他領域法律的關系,比如與民法典、刑法等的銜接,維護法律體系的協調統一。

  大家普遍認為,生態環境法典的編纂,要堅持開門立法、廣納民意,擴大公眾有序參與,并充分吸納專業人士的意見建議,進一步提升法律的科學性、可操作性,更好守護我們的綠水青山。

  

(責任編輯:李方)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