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談到江城武漢的美食時,不可不提及的是小龍蝦、熱干面、鴨脖、豆皮等特色小吃,然而在享受這些珍饈佳肴時,你有沒有想過,該如何才能吃得健康、安全呢?“怎樣挑選干凈衛生的鴨脖?”“小龍蝦烹煮多久才可以放心食用?”“方便面需要32天才能消化完畢嗎?”……帶著這些疑問,華中農業大學的同學們今日陸續來到了校園里的薈園大道上,在“食安江湖擂臺賽”、“食安百題陣”、“尋寶大作戰”等豐富有趣的游戲中學習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傳播正確的食品安全理念。
華中農業大學活動現場人山人海
據記者了解,在走過沈陽、西安、成都三站之后,2018年第四屆食品安全科普創新公益大賽“決戰象牙塔”活動來到了第四站——武漢華中農業大學,在這里開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科普活動,吸引了眾多農大學子熱情參與到其中。
在“食安江湖擂臺賽”中,記者感受到了“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只見兩位“大俠”正在摩拳擦掌,爭先恐后地搶答主持人拋出的食品安全科普問題,兩人你來我往,誰也不甘心首先被問題難住敗下陣來。與此同時,一旁的志愿者緊張地記錄著同學們的答題賽況,在聽到錯誤答案時及時為“大俠們”糾正。擂臺賽下人頭攢動,不少觀眾被臺上參賽者的熱情所感染,紛紛申請加入戰團,想要在舞臺上一展風采。此外,“尋寶大作戰”、“食安百題陣”等游戲環節也人頭攢動,在一旁維持秩序的志愿者們忙得滿頭大汗。
兩位“女俠”在食安江湖擂臺賽上激烈pk
經過詢問,游戲環節中考驗參賽者的問題來自于大賽官方上線的“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問答闖關賽”,題目包含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共有糧油米面、肉類、海鮮、蔬菜水果等十幾個類別的近千道題目,其中不乏專業性極強的“高難度題”。這么難的題,參賽者該如何應對呢?據介紹,同學們在現場可事先掃描二維碼進入主辦方“食安控”微信公眾平臺,參與在線知識問答,進行“預習”,再來參加比賽可謂事半功倍。
來自華中農業大學附屬學校的孩子也積極踴躍的參與到百題陣答題中
“感覺很不錯,學到了不少知識!”一位剛剛懷抱著康師傅大禮包獎品滿載而歸的同學對記者表示,“我是武漢人,吃了這么多年小龍蝦,才知道要煮半個小時以上才能殺死龍蝦體內的寄生蟲,我家里為了口感嫩一點,只煮二十分鐘就起鍋了!彼嘈χ鴮τ浾哒f,“不知道以前吃了多少寄生蟲進肚子里!”
據了解,以“食尚榮耀”為主題的2018·第四屆食品安全科普創新公益大賽在今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期間全新啟航,大賽由國務院食安辦指導,中國經濟網、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聯合主辦,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獨家支持。
主辦方介紹,第三屆食品安全科普創新公益大賽開啟了科普知識在線答題活動,成效顯著。因此,第四屆大賽對賽事進行全新改版升級。“我們將線上答題賽搬進校園中,以真人化、場景化的形式加以江湖武俠元素包裝,使之更具有可玩性和趣味性,提升了大學生的參與感,這也是對食品安全科普實踐方式的一次全新嘗試!敝鬓k方中國經濟網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呂彥帛同學在臺上演繹自己對食安科普的創意創想
記者了解到,除了在線上開展食安江湖問答闖關賽、在校園內開展“決戰象牙塔”趣味活動外,大賽同時開展了食品安全科普創意方案征集賽,面向全國大學生征集食品安全科普活動創意策劃方案,鼓勵大學生以社團為單位,自主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構思食品安全科普創新方式,為科普工作貢獻智慧和力量。
李子鑫同學講述關于“火鍋的食品安全”
在本次華中區的方案征集賽中,來自武漢及周邊各高校的8個社團的參賽選手分享了自己對于食品安全科普實踐的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見。最終,來自華中農業大學的楊楠同學憑借精彩的演講摘得桂冠。
楊楠同學通過精彩演繹摘得華中區創意方案賽冠軍
“我們鼓勵大學生通過演講方式,闡述新一代對于食品安全科普工作的認知,為食品安全科普建言獻行,同時他們也以食品安全科普的學習者、創作者和傳播者的身份助力實現‘動員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重要目標。”主辦方表示。
華農附近居民也熱情參與水知識科普小游戲,獲得康師傅贈送的飲品
據了解,自2015年起,康師傅攜手食品安全科普創新公益大賽已經歷經四個年頭,走過五十多個城市,與全國的大學生親密互動?祹煾悼毓上嚓P部門負責人表示:“今天的食安科普創意方案華中區校園擂臺賽中,很多大學生的創意非常精彩、大學生也是傳播科普知識的活躍分子,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康師傅一直視食品安全為生命線,二十多年來不斷提升自身食品安全管理的能力,弘揚中華飲食文化,透過研發及產品的不斷創新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讓消費者吃的放心、安心,康師傅一直積極參與和推進食品安全公眾科普公益活動,普及全民的食安知識,希望通過大賽多樣活潑的形式,激發大學生的熱情和創意,讓這個充滿活力的群體發展為食安科普的星星之火,去影響更多的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劉瀟瀟)
(責任編輯:王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