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澳门无码AVAPP,在线观看偷拍视频一区,人人澡人人模人人爽手机版

整車央企重組定調 多維重構行業競爭力

2025-04-10 07: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劉朋)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整車央企重組定調 多維重構行業競爭力

2025年04月10日 07: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 王璐

  從國務院國資委宣布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到東風集團股份透露控股股東東風集團和長安汽車的整合正在籌劃中,近期一系列信號表明,討論多年的汽車央企整合正加速走向落地,其背后動因并不僅限于解決央企資源分散、重復投入的問題,更是中國汽車產業全球競爭力的系統性重構。

  打造世界一流汽車集團

  “國務院國資委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集中研發、制造和市場等優勢資源,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引領智能網聯變革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茍坪在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的這番話,為猜測已久的汽車央企重組定了調。

  據了解,目前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汽車央企包括一汽集團、東風集團與兵裝集團旗下的長安汽車。2024年,三大汽車央企新能源汽車直接投資同比增長35%,“三電”的關鍵資源已實現自主掌控,近地生產。自主品牌銷量達175萬輛,同比增長超80%。但是,與頭部新能源車企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

  “國務院國資委推動整車央企戰略性重組,核心目標在于解決央企資源分散、重復投入問題,構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汽車產業集團。”賽迪顧問汽車產業研究中心資深分析師周新越給出的一組數據顯示,2024年,三家整車央企合計全球市占率僅為8.7%,遠低于豐田、大眾等跨國集團;2024年,三家整車央企平均研發投入強度有了明顯提升,為6.1%,接近比亞迪,超過了特斯拉,但我國車規級芯片國產化率仍不足10%,基礎軟件自主化率也不足20%。

  整車央企戰略性重組不僅是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關鍵策略,也是應對當前行業變革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但行業集中度低、同質化競爭等問題也日益凸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為4.3%,較2023年下跌0.7個百分點。

  全球市場競爭同樣激烈。斯特蘭蒂斯集團通過合并PSA集團(標致雪鐵龍集團)與FCA集團(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躍升為全球第四大車企,與大眾、戴姆勒、寶馬、雷諾共同在歐洲構筑起技術壁壘,福特汽車、通用汽車、克萊斯勒等美國汽車三巨頭憑借規模效應以獲得市場主導權,日本則通過推動豐田、日產整合30余家企業形成全球化競爭格局。

  “而中國車企海外布局相對分散,2024年三大整車央企出口量總和不及比亞迪單家。同時,豐田與比亞迪成立合資公司主攻電池領域,大眾與小鵬合作推進智能駕駛技術發展,中國車企若不加快整合,可能在智能網聯時代錯失主導權。”周新越稱。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也表示,汽車行業整合被視為大勢所趨,旨在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競爭力。中央企業承擔著推動國有資本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的使命,需要集聚力量打造一家具備主導力量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

  多路發力推動產業升級

  目前,整車央企戰略性重組已有所動作。東風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東風集團股份管理層在近日召開的2024業績溝通會上表示,控股股東正籌劃將長安旗下汽車板塊進行重組。

  數據顯示,2024年,東風集團和長安汽車的全年銷量分別達248萬輛和268萬輛。如果重組成功,將誕生一家年銷量超過500萬輛的整車巨頭,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五。

  在業內人士看來,重組背后的戰略邏輯絕非簡單的規模疊加,而是核心技術聯合攻關、供應鏈集約化整合、市場與品牌協同等多路發力推動產業升級。

  據介紹,國資委已啟動實施央企產業煥新行動,以新能源整車產品為突破口和核心載體,重點布局動力電池、汽車芯片、智能駕駛體系等關鍵技術。去年,中國一汽投資控股中國誠通所屬力神青島,兵器裝備集團、東風公司同步參與,共同打造國資動力電池頭部企業。

  在智能駕駛方面,今年長安汽車正式發布智能化戰略“北斗天樞2.0”計劃,攜手東風等伙伴,計劃開展多個領域的“數智升級”行動。東風集團股份表示,2025年將推出7款新能源車,并進行全面智能化升級。

  供應鏈集約化整合也至關重要。有測算顯示,企業通過供應鏈整合、生產資料協同議價、產品差異化定位等方式,單車制造成本預計可以下降8%至12%,研發周期縮短6至8個月,整體利潤率提升至8%至10%,降本增效和盈利能力提升效果明顯。

  此外,在加強市場與品牌協同方面,周新越表示,“差異化定位方面,針對各品牌的優勢領域進行統籌分工聚焦,避免同價位相似車型內卷。”周新越說,重組后央企的規模效應或將重塑行業格局,加速低效產能的淘汰;同時,央企聯合制定的電池規格、技術協議等標準,將可能成為行業主流,倒逼全產業鏈升級。

  加快全球化布局

  推進內部整合重組的同時,汽車央企也在加快向外拓展。

  茍坪表示,將鼓勵支持汽車央企與其他企業深化各種形式的合作,加快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一方面,汽車央企要通過深化國企改革建立市場化激勵機制,優化公司治理結構,激發創新活力;另一方面,應通過戰略聯盟、股權合作、基金投資等多種方式,構建國企與民企新型合作關系,橫向共同構建生態協同網絡,縱向強化上下游產業鏈控制力,實現資源要素的最優配置。”胡遲稱。

  此外,國務院國資委強調統籌推動汽車央企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準確把握海外市場需求,有序開展海外布局。

  今年,長安汽車計劃實現總銷量300萬輛、收入3000億元、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100萬輛、出口100萬輛。繼今年3月長安汽車在德國啟動歐洲發布會,4月長安汽車預計將在泰國投產新能源整車制造工廠,并投產全球化戰略車型深藍S05。

  東風集團股份也明確2025年300萬輛的總銷量目標,其中,新能源車銷量100萬輛,海外出口50萬輛。

  周新越表示,重組后的央企要構建出海共同體,統一品牌形象,共同拓展海外市場,共享銷售網絡與售后服務體系。同時,通過聯合制定新能源汽車國際標準,推動中國技術成為全球標桿,推動中國C-V2X標準在海外地區落地。“主導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國際標準制定,自主化率的進一步提升,既能減少地緣政治風險對供應鏈的沖擊,也將為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競爭中贏得更多話語權。”

(責任編輯:劉朋)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