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澳门无码AVAPP,在线观看偷拍视频一区,人人澡人人模人人爽手机版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原國務院參事張綱:品牌引領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2019年05月06日 16:5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19年5月6日,由經濟日報社、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指導,中國品牌雜志社、中國經濟網、中國貿易報社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品牌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中國品牌 在你身邊”。圖為原國務院參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張綱。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巖/攝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6日訊 原國務院參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張綱在今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品牌發展論壇上表示,品牌是企業和產業競爭力的表現,也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表現,中國制造業價值鏈升級呼喚品牌的崛起,品牌將引領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創造了年均增長9.5%的高速,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裝備制造業國家,但是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張綱說。

  據張綱介紹,2013年國家重大咨詢項目《制造強國戰略研究》的評價結果顯示,美國綜合指數160.35,是世界制造業第一強國,獨居第一陣營;日本、德國分別以123.29、114.32名列在第二陣營;中國雖然是第四位,但是處于第三陣營的前列。具體而言,對中國制造業制造強國綜合指數貢獻最大的是規模發展指數,其次是機構優化和持續發展指數,最大的短板和瓶頸是質量效益。

  此外,2014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成立了一個宏觀質量效益研究的公益專項,以質量為切入點對出口商品進行了跟蹤分析。結果顯示,1988年以后,中國的制造業產品主要是低價競爭,出口商品的質量溢價水平不僅低于發達國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Interbrand發布的2018年最佳品牌100強中,有用69家制造業企業,前10家中有6家制造業企業,而100強中只有一個中國制造業,就是華為,排在第68位。

  “現在中國的制造業大而不強,而且不強的最大的短板是質量。中國是制造業大國,但不是品牌強國�!睆埦V指出,品牌是企業和產業競爭力的表現,也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表現,中國制造業的整體升級呼喚中國品牌的崛起,品牌將引領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張綱表示,2013年成立的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在品牌建設方面貢獻了很多力量,具有突破性。一是始終是以標準為載體,把品牌價值評價思想應用到了品牌價值全過程當中,對制造業企業品牌價值評價開展相應的活動。二是不僅在國內進行有效地創新,而且把這種創新的思想和實踐推向了國際。據悉,2014年中國聯合美國提出成立品牌價值標準化委員會,中國擔任秘書國。中國主導制定《國際標準品牌評價:基礎和原則》,包含品牌價值評價國際標準的五要素,把中國方案推向國際,成為世界共識。

  “品牌價值評價創新活動加快了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國際化進程,有力地增強了中國在世界品牌價值評價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今后在公布世界100強、500強的時候,應該有點中國的聲音�!睆埦V表示,對國內而言,品牌價值評價不僅直接反映了品牌的貨幣價值,也揭示了各要素對品牌價值的影響關系,從而為企業通過持續改進、加強管理、提升品牌價值,增強企業競爭力提供了明確方向和有效路徑。中國制造業及社會各方應充分認識品牌價值創新的意義,主動更多積極地參與品牌價值評價活動,并且積極應用評價成果,為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可持續發展動力。

(責任編輯:李方)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圖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原國務院參事張綱:品牌引領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2019-05-06 16:5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查看余下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