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車、五車、三車……”在長春北站編組場上,不時傳來調車組職工的聯控作業聲。4月6日1時50分,442175 次貨物列車在長春北站完成編組作業,即將載著1627噸化肥發往長春農安。
面對春耕物資運輸高峰,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沈陽局)持續優化調度指揮和運輸組織方案,采取“協同配合、平行作業”等方式,提升車流內外循環效率,加密鐵路專用線取送車頻次,實現快裝、快運、快卸,打通春耕物資運輸的“最后一公里”。
興安盟烏蘭泰安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博源化學有限公司是白城車務段葛根廟北站區域內兩家化肥生產企業,春耕時期日均發運化肥約4000噸。這個站根據每日到達及兌現車情況,聯動各部門優化化肥到發取送方案,科學編制調車作業計劃,到達重車快速排空。為提高作業效率、壓縮站停時間,他們及時將待裝空車對位,優化裝卸程序,補充叉車作業班組,并安排當班值班員重點協調配空棚車,最大限度壓縮列車停留時間,開啟化肥運輸“綠色通道”。
山海關站地處京、沈兩個局集團公司分界口,是連通華北、東北地區的重要運輸樞紐。
針對每天下午出入關車流密集到達的實際,山海關站積極協調優化列車運行徑路,將經由津山線運行的2500多列列車調整至龍山線迂回運行,保證在同一時段津山線、龍山線“雙口交車”。同時,山海關站利用萬家屯站至山海關站編組場間上行A、B雙線具備平行接車條件的優勢,采取萬家屯站至山海關站到達場、直通場“雙線平行接車”,以及下行南場接發上行直通貨物列車等方式,解決入關“排隊”交車的難題,全面打通站區車輛的“微循環”,實現了“接車不等線,開車不掉線”。
“今年農用物資的卸車組織工作,鐵路部門計劃周密,服務到位,每個細節都為客戶著想,我們對鐵路提供的服務十分滿意。”中農資聯合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吉林省分公司的業務經理白東感慨地說。
通遼鐵路物流中心的通遼、甘旗卡、雙遼營業室作為化肥集散地,對內蒙古自治區的農資供應起到重要作用。
通遼鐵路物流中心實現“貨到即卸、能落地可運走”,在每個營業室成立服務專班,精準對接農資企業,按照“一企一策”制定接卸方案,每天根據現在車系統和貨運日班計劃,提前掌握農資預計到達等信息,合理安排人力和機械設備,保證卸車進度和貨位的調整銜接有序,實現車上車下無障礙接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