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4日訊 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民辦博物館已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歷史時期。目前,在各地文物部門登記注冊的民辦博物館近600家。但由于民辦博物館在我國尚處于探索階段,存在扶持政策不健全、管理運行不規范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制約民辦博物館發展的問題?發揮民辦博物館的公益屬性,為民辦博物館營造一個良好發展環境。帶著這些話題,中國經濟網《文化名人訪》2014年全國兩會特別節目“代表委員談文化”迎來了本節目的老朋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呂建中委員,在節目中,呂建中提出要創新模式,以商養文、以文促商,推動文化產業持續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呂建中 中國經濟網記者裴小閣/攝
在談到民營文化事業與產業協調發展的問題時,呂建中認為,民營文化產業必須創新模式,做到以商養文,以文促商,也就是以文化事業促文化產業發展,以文化產業養文化事業。他解釋說,民營文化企業因為有事業,才能使產業的商業價值更高、有品牌、有影響,產業價值高了以后產生的高收益再促進文化事業發展。利用這個模式,可以解決民辦博物館發展的資金問題。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以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這樣的原則,來對民營文化產業加以支持,實現整個文化產業的持續性發展。
歡迎郵箱投稿! 亦可直接 聯系我們!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賬號:中經網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添加朋友→搜號碼:ce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