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澳门无码AVAPP,在线观看偷拍视频一区,人人澡人人模人人爽手机版

當前位置     中國經濟網 > 航空產業 > 正文

中國某型新機創試飛史上三個第一 1周5天不停飛

2014年01月07日 14:20   來源:中國航空報    王莉芳 白俊麗

  1月4日,由中航工業一飛院設計的某型號最大起飛重量試飛任務圓滿完成,至此,一飛院型號全年試飛工作順利收官。該型號全年試飛59架次、累計飛行時間150小時以上,創造了我國新機試飛史上的三個第一——飛機轉場進入科研調整試飛階段后一個月即實現飛行;單周5個工作日持續飛行;單月累計飛行達20個架次,堪稱新機試飛史上之最。

  一飛院建立了完備的試飛保障體系。院士唐長紅、院長李守澤等靠前指揮、決策協調。兩支嚴格選拔的團隊——實時監控團隊和現場保障團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實時監控團隊由各系統專業主任設計師組成,在試飛中心配合下實時監測飛行數據,一旦出現異常情況,須準確判斷是否影響飛行,迅速給出意見,指導下一步操作。現場保障團隊由綜合保障所牽頭,主要負責起飛前的機務準備,檢查相關指標參數是否正常,同時為飛行員提供當次飛行操作注意事項,以保障試飛安全。在排故過程中,該團隊堅持現場跟蹤排故進展,檢驗排故成效。

  科學有效的管理是試飛工作得以高效開展的重要保證。試飛前召開交底會,通報前一次飛行發現故障的排除情況、對執行試飛任務的影響以及試飛員操作的注意事項。試飛結束后的講評會,主要由試飛員對當天試飛情況、飛機狀態進行講評,設計人員要對出現的系統故障分析定位,拿出解決措施。此外,總師系統定期召開專題會,對一段時間內存在的問題拉條掛賬,逐條清理落實。一飛院明確要求,出現問題的相關專業主管所長、副總師要參加交底會和講評會,并到排故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飛行任務之后,設計人員和機務人員均上機檢查,這在以往的科研試飛中是沒有的。設計人員帶著目標有針對性地檢查細節,驗證特殊科目,特別是對試飛員反映的問題,更是一一核查、反饋,確保溝通到位、解決問題及時。

  科技部充分發揮牽頭作用,在總體保障的力度上下足了功夫。試飛工作由主管部領導主抓,型號各架次由專人分管,輪流現場值班。他們以飛行安全為中心,主動協調、溝通,小至成品廠的聯絡,大至故障的監督處理,都做到360度無死角。(通訊員 王莉芳 白俊麗)

(責任編輯:繆杰嫻)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